2019年冬
江州市實驗高中
在那個充斥着秋風的下午,學校裡的氣氛異常緊張,每個走廊、每個教室裡都彌漫着即将到來的高考的重壓。而我,卻坐在窗邊,心亂如麻。面對即将臨近的那場全國性的大考,我的心裡滿是矛盾與掙紮。想到将要投入那漫長而艱苦的複習過程,我的心髒不由得加重了跳動。
“泉殷誠,你最近怎麼了?看起來心事重重的。”潘李煌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思緒,他坐到了我旁邊,目光裡透露出一絲擔憂。
我深吸了一口氣,決定将心中的想法說出口:“潘李煌,我其實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我覺得我可能并不适合這樣高強度的應試教育。我不想參加高考,我想要嘗試單招。”
聽到這話,潘李煌并沒有我想象中的驚訝,相反,他的臉上露出了理解的表情。“其實,我也有類似的想法。我看到了你的變化,從你和陳芸開始交往後,你對待生活的态度有了不小的改變,這讓我也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
我們就這樣坐在教室的角落,談起了關于未來的規劃。潘李煌認為,與其盲目地跟随大衆去擠那座獨木橋,不如尋找适合自己的道路。“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閃光點,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展示這些閃光點的機會,而不是一紙隻衡量學術成績的高考試卷。”
話題漸漸深入,我們讨論了各種可能的選擇和結果。單招的路并不像高考那樣被大衆熟知,但它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一種更側重于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路徑。
“但是,我們如何向周圍的人解釋這一選擇呢?”我問潘李煌,“畢竟,放棄高考在很多人眼裡幾乎等同于放棄了未來。”
“确實,這是一條不容易的路。”潘李煌沉思了一會兒,“但我覺得,我們需要堅持自己的選擇,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我們的決定是正确的。更何況,現在的我們,需要的是一個适合自己發展的平台,而不是一場考試定義我們所有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