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指揮下,太監們匆忙布置靈堂,宮女們則忙着準備祭祀用品。每一項事務,他都安排得細緻入微,沒有絲毫差錯。
與此同時,朝堂之上也炸開了鍋。大臣們齊聚一堂,個個眉頭緊鎖,議論紛紛。
有人悲痛欲絕,捶胸頓足,哀歎皇帝的英年早逝;有人則神色凝重,開始思索着新帝登基後的局勢。
而在這混亂之中,蕭逸的身影格外醒目,他挺直脊梁,站在大殿中央,聲音沉穩而有力:“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父皇駕崩,本太子自當挑起這重擔,保我江山社稷,護我黎民百姓。”
他的話語擲地有聲,如同洪鐘般在大殿内回響,讓在場的大臣們不禁為之動容。
在衆人的見證下,蕭逸倉促間舉行了登基大典。
大典當日,天空陰沉沉的,仿佛也在為逝去的皇帝默哀。蕭逸身着華麗的龍袍,頭戴冕旒,一步步走上那象征着至高權力的皇位。
他的步伐堅定而沉重,每一步都承載着對父親的思念和對國家的責任。
當他穩穩地坐在皇位上,接受着大臣們的朝拜時,新的時代正式拉開了帷幕。
田錦心也在這場巨變中完成了身份的轉變,成為了皇後。
她身着鳳袍,頭戴鳳冠,儀态萬方地站在蕭逸身旁。
鳳冠上的明珠随着她的動作輕輕晃動,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她的眼神中既有對過去美好生活的懷念,又有對未來的期許與堅定。
從太子妃到皇後,這一路的轉變雖然突然,但她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暗暗發誓要輔佐蕭逸治理好國家。
而皇後,如今已成為太後,她坐在後宮的宮殿中,眼神中透着疲憊與滄桑。
經曆了丈夫的突然離世,她的身心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但看着兒子順利登基,兒媳成為皇後,她的心中又湧起一絲欣慰。
她深知,自己雖已不再是後宮之主,但仍需為兒子和兒媳保駕護航,為這個家撐起一片天。
新帝登基,皇後入主中宮,太後坐鎮後宮,這本該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可那隐藏在暗處的陰謀和危機,卻如陰霾般籠罩着整個皇宮,讓人隐隐感到不安 。
新帝登基,諸事繁雜,身為皇後的田錦心一心想要輔佐蕭逸,将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好讓他能毫無後顧之憂地治理國家。
每日天還未亮,她便起身,在宮女們的伺候下梳妝。昏暗的燭光映照着她略顯疲憊卻依舊堅定的面容,宮女們小心翼翼地為她梳理着如瀑的長發,插上象征皇後身份的鳳钗,每一個動作都不敢有絲毫懈怠。
用過簡單的早膳後,田錦心便開始了忙碌的一天。
她先是前往太後宮中請安,陪太後閑話家常,詢問太後的飲食起居,關心她的身體狀況。
從太後宮中出來,她又馬不停蹄地趕往禦膳房,仔細檢查皇帝和太後的膳食安排,确保每一道菜都合他們的口味,且食材新鮮、烹饪精細。
之後,她還要處理後宮的各種瑣事,安排宮女太監的差事,審核宮中的開支賬目……一樁樁,一件件,都需要她親自過問,親力親為。等到所有的流程都熟悉了,她就把事物讓手下人彙報,隻有自己心中有數,才不會被人糊弄!
這日,田錦心像往常一樣忙碌着。
她正在禦花園中與幾位管事宮女商議着舉辦宮宴的事宜,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她身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突然,她感到一陣天旋地轉,眼前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手中拿着的宴會流程清單也緩緩飄落。
她下意識地伸手扶住旁邊的石桌,想要穩住自己的身體,卻還是支撐不住,緩緩地倒了下去。
“皇後娘娘!”
宮女們驚恐地尖叫起來,聲音劃破了禦花園的甯靜。
衆人紛紛圍攏過來,有的驚慌失措地呼喊着太醫,有的則手忙腳亂地将田錦心扶起,試圖喚醒她。一時間,禦花園裡亂作一團。
消息很快傳到了皇帝蕭逸的耳中,他正在朝堂上與大臣們商議國事,聽到這個消息,臉色驟變,心急如焚。
他不顧大臣們驚訝的目光,匆匆抛下手中的政務,快步向禦花園奔去。
一路上,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田錦心的面容,心中滿是擔憂與恐懼。
當蕭逸趕到禦花園時,太醫也剛好匆匆趕來。
他分開衆人,看到躺在臨時偏殿床上昏迷不醒的田錦心,心疼得眼眶泛紅。
他輕輕握住田錦心的手,那雙手原本柔軟細膩,如今卻因為連日的操勞變得有一丢丢粗糙(這完全是他的錯覺,田錦心大都是動動口,又不用她動手)。
“錦心,你醒醒,别吓朕。” 蕭逸的聲音帶着顫抖,充滿了焦急與關切。
太醫連忙上前,為田錦心把脈。衆人都屏住呼吸,緊張地等待着太醫的診斷結果。
一時間,宮殿裡安靜得隻能聽到微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
過了許久,太醫終于擡起頭,神色稍緩,說道:“陛下莫急,皇後娘娘隻是太過勞累,氣血不足,導緻暈厥,并無大礙,隻需好好調養即可。”
聽到太醫的話,蕭逸懸着的心終于落了地,他長舒一口氣,眼中滿是心疼。
他輕輕抱起田錦心,朝着寝宮走去。身後,宮女太監們默默地跟随着,禦花園裡的這場風波暫時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