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時間很快過去,中秋廟會也在衆人的期待中正式開始。
朱淑真昨夜睡了個好覺,今日吃完朝食便帶着新契的丫頭逛街去。
今日行人比往日多了不少,起初隻以為是中秋休沐的關系,她并沒有在意,可見衆人向東走的居多,邊走邊唧唧喳喳的讨論,這才引起她的注意。
“荷香,附近可有什麼熱鬧?”朱淑真向着一旁丫鬟問道。
“娘子,你不知道嗎?樊樓和大相國寺聯合舉辦的中秋廟會今日開始了呀。”荷香回道,同時對有人不知道中秋廟會之事頗為驚奇。
“我還真不知道,走去看看。”聽到樊樓,朱淑真便知這其中有章簡書的手筆。
随着行走,越發覺得汴河沿岸今日更加熱鬧,有幾處商鋪還上新了幌子,明晃晃的‘折’字旗迎風招展。
作為内城最繁華的區域,汴河沿岸确實有諸多店家的旗艦店。隻是門口頗為熱鬧,朱淑真打消了進店的念頭。
随衆人到了大相國寺,朱淑真也是頗為吃驚,如今大相國寺外已是人山人海,入目便是一派繁榮熱鬧。
雖往來衆多,今日的大相國寺外卻是幹淨整潔,身着黃馬甲的嗦喚小哥,朝氣蓬勃的指引着往來的客商,将馬騾牲口引至專門的停車場,笑意盈盈的向着客商介紹着中秋廟會的規矩。
身着綠馬甲的仆婦手持笤帚簸箕,在客商走後迅速的将牲口留下的糞便打掃幹淨。
朱淑真還注意到間隔不遠處設置的大垃圾桶。不光用文字标識,還有形象的圖形表達,無論老少一看便知是何物。
雖時日尚早,那垃圾桶的垃圾卻快滿了。隻見兩個身着黑色馬甲的婦人,一前一後推着兩個獨輪車。
前面的獨輪車停下,兩個輔助輪支撐好車子,婦人将車上的空垃圾桶取下一個,又與後面的婦人協力,将快滿的垃圾桶擡上後方的小車。做完這一切,二人便熟練地推着小車前往下一處垃圾桶。
“娘子,怪不得這地面如此幹淨。”荷香看着遠去的小車贊道。
越往裡走朱淑真約越驚歎,長街廊下擺設的鋪子也是幹淨整潔,攤主站在鋪子内吆喝攬客,“瞧一瞧看一看來,新鮮出爐的糕點呦。”
“如意水晶糕來,嘗一嘗看一看來。”
“羊頭羹,煎羊白,熱氣騰騰的來一碗類。”
剛吃完朝食,朱淑真對這些湯羹糕點倒是不敢興趣,隻覺這些店家都帶着圍裙、頭巾,将攤位收拾的幹幹淨淨。
一身着藍馬甲的婆子路過朱淑真身旁,那馬家湯羹店的小夥子趕忙叫住了她,“孫婆婆,勞煩送一筐新碗過來。”
被叫住的藍馬甲孫婆婆連忙應道:“小馬東家開業大吉啊,老婆子我這就給你送來。”
“承您吉言,再來一紮新筷子。”那小夥計原是馬家湯羹店的小東家。
“孫婆婆,再給我們糖水鋪子送兩百個竹杯來。”今日天氣炎熱起來,常記糖水鋪子的薄荷飲子紫蘇香飲子今日賣的頗好。
“好嘞,好嘞,我這就取去。”孫婆婆應聲而過。
朱淑真看的頗為驚奇,連忙向着一位旁邊店鋪的小哥詢問,“這位小兄弟,那孫婆婆是何人?”
正在整理蒸籠的孫小哥見有人來,連忙停下手裡的活計,在圍裙上擦了擦手,腼腆笑着向朱淑真回禮道:“好叫娘子知曉,這孫婆婆是市場上的幫工。如今好多店鋪将漿洗的活計都包出去了,孫婆婆是負責送貨的。”
朱淑真打眼一看便明白了,這攤販租賃地方價格應是不菲的,外包餐具省了清洗的場地和人員,如此一來,店鋪隻管賣貨收錢就行了。
孫小哥今日便被家中安排獨自一人看守攤位,隻因家中承攬了後勤人員的主食供應,如今家中實在繁忙。
“娘子可要嘗一嘗我們家的饅頭,我們家可是城内有名。”孫小哥積極的招攬着。
朱淑真聞言便答應,“來個鮮肉饅頭,再來個紅糖饅頭。”
“好嘞。”孫小哥喜笑顔開的為朱淑真從蒸籠裡夾出兩個饅頭,“承惠,收娘子十二文,娘子将銅闆放桌上便是。”
荷香聞言拿出錢袋,數了十二個大子兒放在了桌上,孫小哥拿出一個長竹闆将錢撥到了簍子裡。
此番操作也是在朱淑真面前秀了一把,何時市井之中也如此講究了。
就這樣小丫頭荷香美滋滋的捧着饅頭,跟着朱淑真逛街。
又在街上買了兩杯紫蘇飲子,花十文錢買了兩個竹杯,原先朱淑真是不打算喝這小攤上的飲子的。
隻是見那竹杯清洗的十分幹淨,且攤主直言,本廟會的飲子統一竹杯,若顧客自行購買竹杯,不使用店鋪的竹杯,便可将飲子帶走飲用,飲品還可便宜一文錢。
上述事宜都是章簡書搞出來的,自打章簡書逛過夜市之後,便對本次廟會進行了改進。
至今為止章簡書還是不習慣街市上牲口留下的糞便,以及清洗不徹底的餐具。
朱淑真身邊的荷香一路上叽叽喳喳興奮的不得了,“娘子你看,那有好多人啊。”
朱淑真順着聲音望去,便見前方一處廊下,單獨設立了一個棚,棚内一個小闆凳上坐着兩個小娃兒,其中一個還抽抽噎噎的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