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青州此地經常發生自然災害,在曆史記載多地震,同時青州地處河流交彙處,水患頻發。在前朝旱災常引發饑荒,史記:“青州大饑,人相食”。
短短幾個字,卻記錄了這片土地上所發生的最悲慘的事情。
記錄在史冊上的故事,往往字數越少,事情越大。
自三個月之前,青州東陽府管轄範圍内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原本肥沃的土地,在烈日下漸漸幹裂,如龜殼般布滿裂紋。田裡的莊稼紛紛枯萎,原本翠綠的麥苗變得枯黃。
村民們望着毫無生機的田野,滿臉的絕望,糧食的短缺讓他們陷入了深深的困境,家中存糧日漸減少,饑餓的陰影開始籠罩整個東陽城。
“老天爺這是要斷了咱林家村的生路啊!”林家族長林德福跪在龜裂的田埂上,
枯黃的麥苗在烈日下蜷成細卷,族中青壯跪成一片,族老林長庚顫抖着雙手捧起焦土:“列祖列宗,求您睜開眼看看,這地縫都能塞下雞蛋了!”
“祭祀祖先,祈求祖先降雨!”
“對!可以祭祀河神,祈求上蒼,趕緊降雨吧。”
沿着河道的村莊紛紛開始,要麼祭祖,仰望祭祀河神,各有各的方法。
上天有好生之德,在多次神祭河神祭祖先之後。天上終于飄來了烏雲,轟轟烈烈的開始下了一場大雨。
然而大雨卻執意不停了,眼看着河水沖過了河流最高處。
林家村的族長林德福的派人去縣城裡告訴縣令,趕緊開閘門洩洪,雖說會淹沒一些良田,至少能保住大家的性命。
隻不過林家的好兒郎冒雨前去,并報給縣令,就被攔截在了縣城之外,淹沒在暴雨中。
東陽城縣令李仲文站在縣衙朱漆廊下,看着暴漲的陽水冷笑:“這些泥腿子懂什麼?開閘淹了下遊良田,本官烏紗帽還要不要?”話音未落,洪水已沖垮河堤。
自古水火無情,洪災直接沖毀了林家村以及附近的十幾個村莊。河流直接改到了有一個宣洩口就不會通往下流,世家的良田,沒有遭到任何的損壞。
所以對于林家的遭遇,李縣令隻能說活該了,這年頭天災人禍,誰能避得兩次古水火無情。
而且幾千個災民而已,随随便便就死掉了,這些災民死掉之後,他們所占有的良田都将歸于縣令手中,到時候直接賣掉,幾千個人而已,隻是小事而已。
關鍵是能夠結交好世家,世家在朝廷有人脈,到時候還可以升官了。
哪怕河流改造也淹不到縣城,因為縣城建在最高的處,縣城要是淹了,那也賴不着他的事兒,畢竟天災人禍。
*
林家祠堂的‘忠厚傳家’匾額在漩渦中沉沒時,全族之人都淪落在洪水之中。
年紀十二歲的林秀娥死死攥着弟弟的手,在房梁上看着母親被浪頭卷走,哭啞的嗓子發不出半點聲音。
暴雨如注,河水瞬間漫過堤岸,洶湧的洪水肆虐着東陽城,卻沒有沖進縣城之内,縣城之内的富貴人家甚至在看熱鬧。
有的人已經在想着上留的那些無人的良田,将會赢得了新的主人。
房屋在洪水的沖擊下紛紛倒塌,坍塌的聲音此起彼伏。
村民們驚慌失措地四處逃竄,在混亂中與親人失散。有人抱着房梁在洪水中掙紮,有人眼睜睜看着親人被洪水卷走,哭喊聲、求救聲交織在一起。
洪水退去後,東陽城外一片狼藉,到處是殘垣斷壁,失去親人的村民們沉浸在無盡的悲痛與絕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