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直播]創飛老祖宗的一百種方法 > 第25章 不止考古

第25章 不止考古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繞過齋宮的殿群,一行人跟随導遊來到天壇的正南門,講解員按着小喇叭道:“往裡走,就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祭天建築群——天壇的所在地了。”】

蒯祥反複端詳着手中的模具,再與昆侖鏡中萬壽亭的結構對比,他也說不上了是好事還是壞事,永樂十五年,皇帝征召能工巧匠,于是蒯祥作為扈從隊伍的成員,能親眼見證他與同工們設計的宮殿群樹立百餘年固然欣慰,但是清宮與明宮在設計上的差異令一幹人等憂愁。

他們都是當時頂尖的工匠,不介意打磨手藝學習好的技巧,唯一擔憂的就是,明宮已經打好地基,所有的建築裝飾也過了工部甚至太子的眼,若是皇帝因昆侖鏡表現不滿,怕是又要重新推導。

“蒯祥,你這手藝真不錯。”督工蔡信滿意的端詳着等比縮小版萬壽亭,一邊的陸祥撇撇嘴,指着還在雕刻的石塊誇耀道,“蔡工何不選我的?”

“這也比?”瓦工出身的楊青不解打打圓場,“老陸你也不看看你這石頭多重,就是都雕成小模型,那送去給皇帝看人家能放在手裡玩嗎!”

“陸郎雕的騰龍送去給皇帝做壽禮也是人間獨一份的。”蔡信樂呵呵的撫摸着漢白玉石尚未點睛的龍眼,陸祥挺起胸膛道:“蔡工要什麼我都能給你雕出來!”

“不是我要,”蔡信指了指昆侖鏡中逐漸凸顯的建築群,“你且看看後人還有什麼好東西能雕出來的,我大明的工匠可不能輸給滿清的蠻子。”

【“現在我們腳下的這三條路,就是皇帝們祭天所走的。中間這條是神道,子不語怪力亂神,黃天在上走他的排牌位,我們不去招惹,我們走右邊這條禦道,這是曆代皇帝走的路。左邊叫王道,一般走的是陪皇帝祭祀的王公大臣。”講解員領着路,在能瞅見内外獨特設計的位置停頓了一會,解釋了一下天圓地方的理念,倒是看出朱簡明對孤零零的望燈肝感興趣,于是提了一嘴用處:“平時皇帝祭天都是大早上來的,有多早,三四點,天沒亮,這是挂燈籠照明的柱子。原本有三根,後來袁世凱砍了兩根,最後一根在民國時給風吹倒了,現在這根是後來新建的,實際年齡還沒我大。”

“袁世凱□□就三個月,鬧得各地反對獨立的,還有空來這裡祭天?”朱簡明皺眉,“一般祭天都是冬至元旦吧?”

“你說的是1914年的那次吧。”孫阿婆想了想回答,“現在都說那次冬至在天壇的祭天是為複辟的預演。都已經是民國了,還逆行帝制,不鬧他鬧誰。”

“封建主義是壓在人民頭上的一座大山,推到了的山就不可能再讓他回來作威作福。”朱女士一針見血道,“把山挪開了,後人才有路走。”

“是的,”終于找到機會插入話題的講解員心累的簡單介紹了一趟周圍的祭天用品,馬不停蹄栓着一行人往内遺牆三層漢白玉須彌座石台走,“這裡就是圜丘壇了,冬至的時候皇帝就是在這裡舉行隆重的祭天典禮。大家可要注意一下,圜丘壇的地磚台階等等設計都與九有關,在古代,九是極陽的數字,用來代表九重天的皇天是最合适的。”】

“後人的政治見解與我不謀而合。”黃宗羲笑眯眯的點點頭繼續記錄,“反對君主專制,主張民權,并不僅僅是限制君權,而是徹底的廢除。魄力驚人!”

黃宗羲的學生在一旁聽得心驚膽戰,誰不知道現在滿清的皇帝為了鞏固統治大興軍武移風易俗,就是為了消磨漢人反抗的力量,昆侖鏡的出現更是直接掀了棋盤,皇帝?皇帝我們不要了!

什麼複辟的是漢人當皇帝,那也不行!

這一鬧,各地抗清的旗子又風風火火的豎起來了,不少人明裡暗裡的來打探,正是因為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與後人展示的政體相近,卻沒有徹底廢除皇帝那麼激進,于是奉為圭臬,導緻先生不得不再三搬家避難。

“民國。”李顒喃喃自語道,與顧炎武感慨道,“北宋大家張載曾提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後人對崇尚理學的腐儒多有批評,但他們的的确确是踐行了我等經世緻用的思想,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我等行事受君臣之禮浸染,是想不出這一遭拆屋子的狂妄。”李柏搖了搖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是千百年來的舊曆,他們習以為常,不覺有誤,直到聽見那句“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才恍然大悟,“立民利民,能說出這句話的,當是一位聖人啊!”

【“最中間的叫天心石,是擺放皇天上帝牌位的地方。”講解員望着一看看不到頭排隊準備站在天心石上許願的人群無奈的提醒,好奇準備湊過去排隊的朱女士止住了腳步,無語凝噎的,“别聽流言說什麼皇帝站在天心石上祈福,誰要站在你家佛龛求你辦事,你高低得扇對面兩大嘴巴子。”

朱阿公幹咳幾聲,捏開保溫杯慢悠悠說道:“大熱天的,看完咱就走吧。”】

李世民看不懂,但大為震撼,作為一個推崇道教的皇帝,他表示後人真的大膽放肆,但是,有一點他當時覺得挺不錯的——

“李斯,朕三請四請齊魯的儒生為朕修訂泰山封禅的儀式不從。”秦始皇嬴政快意的大笑,“可如今昆侖鏡卻為朕展示了一處祭天的場地,你說朕是否要效仿?”

“後人百代皆行此禮,是為上佳。”李斯挑釁的看了一眼淳于越,你們儒家抱着齊魯的傲慢不肯入鹹陽,現在昆侖鏡直接把後世祭天大典從頭到尾展示一波,古典又如何,嬴政是天下的新主,用新儒的禮法正合适,“郊天祀典隆重盛大,更合天子氣象。”

淳于越面色不改,同樣充滿熱情的回應了一眼李斯,内心焦躁不安,他暗罵一聲李斯的阿谀奉承,不得不承認,嬴政既然開了口,就有很大的可能性實踐,隻是在鹹陽城郊外建一個天壇,家門口的祭天比車馬勞頓去一趟泰山花費少之又少,以後還能反複利用。

“扶蘇!”嬴政高聲呵道,衣袖一甩傲氣的坐上椅子,“去信一封,若齊魯的儒生再不從召,鹹陽城他們以後也不必來了!”

“喏。”

扶蘇謹慎的看了一眼老師,淳于越扣了扣手,這是也同意的意思,扶蘇擡頭一臉正色的望向嬴政的衣擺,心裡不由盤算起來,怎麼讓齊魯的儒生别來了。扶蘇想,在郊外修一個天壇,征召的民夫少、意味着開銷少了;車馬行程短了,不必擔心六國遺民行刺,又導緻父親生氣濫殺;還能讓鹹陽的百姓共睹父親的威顔,這不正合了儒家的“仁道”!

扶蘇敬佩十分,和老師們一言不合撸起袖子開打辯駁異議相比,後世儒學行事高明,一舉三得,值得學習。

淳于越還不知道他的好學生已經開始學習奇怪的治國理政方法,滿腦子怒火等着嬴政宣布下朝的一刻,兩條腿走出殘影般迅速的回到府中,左看右看,拽出一匹絹布痛斥齊魯同生的不作為,主旨就一個:速來!正統都要沒了!别他媽矜持了,被偷家了!再晚點解釋權就給後世那些的孫子們帶跑偏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