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直播]創飛老祖宗的一百種方法 > 第59章 和平使命

第59章 和平使命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李簡明呆愣着,直勾勾地盯着屏幕,好半天沒吭聲。

對面的消息框又彈出新消息,她還是一動不動,像被定住了一樣。

“怎麼了,不滿意?”消息上這麼問道。

“這不真實嗎?我們可是特意買了參考數據進行設計的。”緊接着又是一條。

過了好一會兒,李簡明才如夢初醒,擡手用力揉了揉發疼的太陽穴,像是要把腦袋裡的混亂都揉出去。

随後,她的手指在鍵盤上緩緩敲擊,每一下都透着無奈:“……請問這和我的直播内容有什麼關系?”

很快,回複消息再次彈出:“當然沒有關系,我們這部分隻是從你的采訪資料主題引申的活動,這個是古代人特供,你的直播繼續按你的意願走就行了。”

李簡明看着這條消息,無奈地長歎一口氣,心中暗自懊悔,自己怎麼就忘了他們搞企劃向來都是天馬行空、不按常理出牌呢?

自己還傻傻地抱有着期待,實在是太天真了。

要是僅僅依靠直播宣傳就能讓戰争銷聲匿迹,中東也不至于日複一日地籠罩在戰火硝煙之中,時不時升黑旗,那片土地上的人們也不用在生死邊緣苦苦掙紮了。

李簡明稍作停頓,内心的疑惑還是占了上風,她忍不住将心中的疑問發送出去:“我能問問,以古代那種好戰尚武的社會體系,把這個投放過去能反戰?

消息發出後,她靜靜的等待着回複。

終于,屏幕上跳出一行字:“原諒是上帝的事情,我們要做的是把對面全部按進馬桶見上帝。”

看到這條回複,李簡明的嘴角不自主地抽搐了一下,心中五味雜陳,她隻能無奈地回上一句:“……對不起是我太保守了。”

醫療站内,消毒水刺鼻的氣味濃得化不開,充斥在每一寸空氣裡。

外頭是熾熱的陽光,可站内卻透着絲絲寒意,形成強烈的反差。

李簡明坐在一張破舊得有些搖晃的椅子上,面前是一位年僅十三歲的女孩。

女孩是最近收容的難民,李簡明費了好大勁,征得女孩同意後,才獲得采訪記錄的機會。

陽光艱難地穿過滿是彈孔和裂痕的斑駁窗戶,在病床上灑下一片片光影,映照着那年輕卻傷痕累累的臉龐。

女孩身形瘦小,眼神裡滿是恐懼與迷茫,雙手不安地揪着衣角,指尖都泛白了,顫抖着講述自己被迫童婚的經曆。

“我……我才13歲,我嫁給了一個比我大好多歲的男人,這是我第三次流産……”

李簡明輕輕握住女孩的手,試圖給予她一絲溫暖和安慰,可她知道,這點溫暖對于女孩所遭受的苦難來說,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她希望,這些真實又殘酷的故事,将會成為向古人傳達童婚危害最有力的證據。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李簡明四處奔波,頂着烈日,冒着風雨,努力收集了大量的采訪資料。

此刻的她,坐在休息站裡,面前的電腦屏幕散發着柔和的光亮,與周圍的雜亂的筆稿形成鮮明對比。

她深吸一口氣,開始整理相關資料。

随着數據一點點梳理,童婚背後那黑暗、令人痛心的現實愈發清晰地展現在眼前。

在許多戰亂和貧困地區,童婚現象極為普遍,女孩們平均結婚年齡在12 - 15歲之間。

低齡女性身體尚未發育成熟,過早生育不僅會對她們的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嚴重傷害,難産、母嬰死亡率大幅增加,許多年輕的生命在痛苦中消逝。

同時,這還無情地剝奪了她們接受教育和追求夢想的機會,将她們的未來早早地禁锢在無盡的苦難之中,讓女性在社會中徹底淪為弱勢群體,失去了改變命運的可能。

李簡明長舒一口氣,看着熬了三個通宵整理出的童婚情況報告,滿心都是沉重與無奈。

那一句“慘不忍睹”都遠遠不足以形容,可以說,每一個數據背後都是無數女性悲慘人生的縮影。

李簡明坐在折疊椅上,面前的平闆正播放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23年報告:“全球童婚人口超6.5億,其中約有1.5億是在15歲之前結婚。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童婚發生率最高的地區之一,約38%的女孩在18歲之前結婚。其中,尼日爾的童婚率最高,約76%的女孩在18歲之前結婚。”

她将昆侖鏡的鏡頭對準了平闆,随後打開了私信窗口,靜靜地等待着信息的到來。

在古代熱鬧的集市上,人來人往,叫賣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突然間,有人注意到昆侖鏡發出的光亮,這是開播的預兆,人們紛紛呼朋喚友,一時間,衆人都好奇的圍攏過來。

“這是?”一個年輕的商販滿臉疑惑地問道。

“童婚?年十五結婚再正常不過,後人怎麼咋咋呼呼。”一位老者捋着胡須,不以為然地說道。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酸腐的書生小聲嘀咕着,臉上帶着一絲輕蔑的笑,仿佛在顯示自己的“清高”。

李簡明并不在乎古人的質疑,她神色平靜,按部就班地解說道:“特别是低齡生育的夫妻,不僅産婦死亡率是二十至二十四歲女性的3.5倍,嬰兒夭折概率也遠比二十至二十四歲結婚的男女高。

比如,漢代平均初育年齡13.2歲,新生兒存活率僅38%——這意味着每三個孩子就有一個活不過周歲。

要證明這一點,我們可以選擇皇帝們的子嗣情況分析,比較有特點的就是康熙,康熙八歲登基,一生三十五子二十女,存活了二十四子九女,成活率六成。

但是在康熙二十歲之前,生育的七子五女,隻成活率二子二女,成活率僅三成。”

低沉卻有力的聲音在空氣中回蕩,每一個字都仿佛重錘,敲打着衆人的内心,激起了百姓們的慌張。

富人家開始擔憂兒女子嗣有礙家族傳承,窮人家則擔心好不容易娶來的媳婦會因生育風險而失去。

漢武帝劉徹滿臉的歡天喜地,聽到這話,不禁送了一口氣,随後大大咧咧地貼出天人的“科學數據”,似乎想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他抱着長公主親了一口,“乖乖,是爹還年輕哦。”不是他子嗣不昌,是他和皇後都得再張幾年才到年齡。

康熙半喜半憂,喜于他未來的子嗣昌盛,好像也能理解九龍奪嫡的根源,兒子多了,能分配的資源就少了;憂是他幼年登基,自然成婚早,夭折的兒女……

一位老儒生的胡須在投影下氣得直顫動:“《周禮》‘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才是正理!這不正與後世推薦的無差?”

李簡明耐心解釋道:“這位老儒生的評價很理想,

漢代:令男子年二十至五十,女子年十五至五十,皆以年齒相配。

南朝梁武帝時規定:女年十三以上,十五以下,皆令出嫁。

《唐律疏議》規定:男年十五以上,娶妻。女年十三以上,許嫁。

《宋刑統》規定: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聽婚娶。

《元典章》規定:男年十五,女年十三,聽婚嫁。

《大明律》規定: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聽婚娶。

《大清律例》規定: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許嫁娶。

可以看出,在古代由于醫療條件差、戰争頻繁等原因,壽命普遍僅有三、四十歲統治階級為了獲取足夠的人口維持秩序,施行強制早婚政策。”

皇帝們聽了,面色一暗,好好的談論婚姻子嗣之事,怎麼又提及“統治階級”,心中難免有些不悅。

“那女子讀書有何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