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過你的資料,你和幾任妻子最後都選擇了離婚。”
“孩子都跟母親,但唯獨隻有你與第一任妻子的孩子不是,他在8歲那年失蹤了。”
“你說,真的有人會販賣自己的孩子嗎?”
甯舒看《故事》時裡面有一句這樣的話,優秀的作品不單揭示人物性格真相,而且還在其講述過程中展現人物内在本性中的弧光與變化,無論是變好還是變壞。
在設定這場戲時,甯舒想過要不要給張三這個罪犯設定他本性的變化,設定他反派背後的人生陰影,畢竟大多數人不是一開始就很壞的,是在無數個人生岔路口都走向了錯誤的方向。
但最終甯舒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人販子就該死,她就要拍一個惡到極緻的壞人。
其他壞人她可能還考慮一下角色的飽滿度和立體感加一些故事背景,對于人販子她不想,她不要觀衆對他産生一絲的憐憫,于是便有了現在的情節。
男主在女主的念頭基礎上做了更大膽的嘗試,那第三位受害人,被拐兒童能不能是他自己的兒子?
他的兒子失蹤時已經八歲開始記事了,再加上賣掉他的是自己的父親,記憶會更加深刻吧!
他真的隻是嘗試一下,畢竟裡面存在了很多不确定性,他的兒子不是自己賣掉的,他的兒子已經沒有當時的記憶了,他的兒子不願意檢舉自己的生父。
然而幸運這一次終于站在了正義這邊。
張三的兒子真是自己賣掉的,張三兒子不僅記得自己如何被賣,還記得自己是因為看到了父親埋屍,他的父親在拐賣兒童過程中殺掉了一個和自己一般大小的兒童。他也願意為了曾經的自己和那埋在土裡不見天日的兒童站出來檢舉。
張三被指控兒童拐賣罪,故意殺人罪,數罪并罰被判處死刑。
他與外國的那條線的處理也因為張三兒子給出的線索開始走向正軌。
故事的結尾好似完美,然而甯舒補拍了一個這樣的畫面。
朱家父母仍然雷打不動地會來警局等待兒子的消息。
并不是壞人伏法傷害就停止了,總有人時間停在了過去被痛苦折磨着……
咔!《高能破案中心》第一單元拍攝就此結束。
前後用時不到一個月,還留了十多天給編劇按照甯舒挑選的案子趕出第二個單元的劇本。
現在,讓我們一起慶幸現階段小小的成功吧!
助理小胡提議道:“要不然聚一聚?劇組到現在還沒湊在一起好好吃頓飯呢。”
這項提議獲得大家的一緻認可,找了個酒店,遷就了特管局外勤組的時間和地點,他們當晚就聚上了。
隻要來敬酒的,甯舒來者不拒。
呼~當個劍修難,當個導演也難。
天知道她這一個月怎麼過來的,這警匪劇沒點智商的拍不了。
她當初怎麼就貪圖節約成本拍了警匪劇呢。
她們設想的反轉會不會太幼稚?懸念對于觀衆來說是不是一眼就猜到答案?在電視劇正式播出前,甯舒有的折磨受了。
這也堅定了她第二單元的疾走模式。
打闆!《高能破案中心》第二單元第01場戲開拍。
昏暗的,空無一人的街道上,一個赤腳的女人慌亂地向前逃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