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雁聲帶着一雙兒女被關押在京兆府的大牢裡。而錦司司等人旁人卻是無從得知。
原本呂聽風等人還提議,盡快将錦司司處決了,好瓦解那些亂臣賊子。
但是秦裕卻是不同意了,他想,利用錦司司,将她的手下一網打盡,免得往後的日子裡,總是打着為錦司司報仇的旗号,像是蒼蠅似的,來惡心他。
所以,秦裕定為半個月後,将錦司司于東門斬首示衆。
為什麼是半月而不是一個月?
半個月,可以炸出隐藏在京中的勢力,也引得外地潛伏的人,風塵仆仆地趕來。在他們人疲馬乏、人心惶惶之際收網,也能省些力氣。
“傅家,到底有沒有摻和進來?”秦裕問呂聽風。
呂聽風遲疑了一下,說:“回禀皇上,從各種證據迹象中看,傅雁聲與其一雙兒女并不參與進來。他對錦氏的窩藏地點,并不十分清楚,隻是憑借某些事情進行猜測而得知個大概。但,傅家的一個庶子,也就是傅雁聲的庶叔叔,傅榆,卻是錦司司的鷹犬。”
呂聽風一闆一眼地,将她所知道的,全都細細地說來,半點不含糊。
秦裕皺了眉,“他為何會跟着錦氏?”這傅榆不過是一庶出的傅家子弟,到底是為什麼跟着錦氏?還是說傅家早就跟錦氏勾結,今日的一切,傅家都是推手?
不怪秦裕這般的多疑。實在是傅家的事情,都太過巧合了些。
庶出的跟着錦氏打天下,而嫡子弟傅雁聲卻是跟錦氏成了親,這不是天然的合作方式麼?
也許傅雁聲如今這般,都是他們算計過的!
想到這裡,秦裕不由得想着,閻尋對此是否知情?
此時,大太監魯奎安匆忙進來禀告:“禀告皇上,吏部尚書元大人求見。”
“哦?他老人家如何來了?”對于當初幫登上皇位做出巨大貢獻的元老,秦裕還是很敬重的,“快快有請。”
元尚書此時已是頭發花白,但是腰杆挺直,走路也帶風。平時嚴肅的臉上,此時盡然是焦急。
秦裕有些好奇了,隻不過還不等他問,元尚書就跪拜在地,“臣元峪,叩見皇上,皇上金安。”
“老大人快請起!魯奎安,賜座。”
“謝皇上。”元尚書有些心急,就道:“臣此次前來,是想請皇上對傅雁聲父子三人,處罰稍微輕些。”
秦裕聽了,臉色倒是平靜,“這是為何?他的前妻是反賊,還與他共育有一子一女。這樣的人,該當誅連。老大人身為吏部尚書,該是極其清楚才是。”
元尚書輕歎一聲,再次跪倒在地,道:“當年我被貶延州刺史,遭遇大難,是年僅十五歲的傅雁聲單槍匹馬去找唐将軍請救兵。後來遭遇追殺,暈在行巡故鄉,被他所救,救兵也是行巡這孩子請到的。但傅雁聲的功勞也不小的啊。”也是因為這一局,元尚書險勝,所以後面才有餘力幫助秦裕奪得皇位。
元尚書此言,也是想要秦裕知道,傅雁聲,可以說是有兩此救駕之功啊。可不能随意處置了。
秦裕沉默了很久,最後隻是讓元尚書回去,傅雁聲之事,他還得再思慮一番。不過,他不知道,很快,傅雁聲就幫他下了決定。
傅雁聲此時抱着一雙兒女,臉上盡是絕望。
他原本以為,他幫皇帝把錦司司捉住了,他就能把自己與一雙兒女摘出來。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秦榆,那個卑劣小人竟真的甘為走狗,跟着錦司司做了這十惡不赦的事。秦榆死不足惜,可他卻是連累了整個傅家啊。
此時的他,無比痛恨自己這些年沒有把傅榆親手送到列祖列宗面前,生生地闖了這般大禍。
但是,細想起來,也是自己太過愚蠢,竟然被錦司司迷惑了而不自知,還将她迎娶進門,生了了兩個無辜的孩兒!
想到錦司司那讓皇帝不安的身份,他或者要做些什麼,讓皇帝知道,他傅家的子弟,隻終于秦氏皇朝。
傅雁聲心神轉了兩回,絕望的眼底裡終于閃現了幾許的希望。
他似乎知道要怎麼做了。
京城華燈初上之際,京兆府的大牢裡卻是傳來了一陣陣凄慘的孩童哭聲。
尚未歸家,仍舊在京兆府裡忙碌的京兆府尹就被下屬打擾了,“大人,不得了了。那傅爵爺把他一雙兒女的腿腳給打斷了!”
“什麼?你說傅爵爺幹什麼了?”京兆尹驚得手中的狼毫筆掉落在地也絲毫不覺,“你所言不假?”
“大人,小的不敢撒謊。是真是假,您去看一看,便知真假。”大人去看了,也才能決定,是否要請大夫來給那兩個可憐的小孩兒醫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