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陪着自己回京,閻尋根本沒有考慮。畢竟他跟着朝廷的欽差一道回去,暫且是安全的。
次日一早,閻尋帶着妻子,與欽差一行人出了城,直奔京城。
而沒有出乎閻尋意料,城中有隐藏的細作,将閻尋帶着女眷回京一事,捎回了他們的國家。
那些人猶猶豫豫的,終于還是在閻尋回到京城的那天,又忽然南下侵擾曲安城隔壁的一座城池。
消息傳回京中,又是引得朝中大臣們議論紛紛。
有些血氣方剛的當即就提出要北伐,将那些總是像是野狗一樣的蠻夷趕出北部,好讓北部的百姓能安居樂業。
但是有些人卻是大聲斥責這樣的行為野蠻無比。
“我們泱泱大國,禮儀之邦,怎麼做如此失禮殘暴之事?”
原本閻尋還能忍受。隻是在聽到這一句,又接收到說話那人頭來的鄙夷目光,他忍不了了,上前一步就直接點着那個人的名字問道:“敢問這位大人,有一夥強盜年年跑到你家,打殺劫擄你的親眷,你會跪着給他們道謝,說是歡迎他們來做客嗎?感謝他們将你家多餘的人,帶走?”
“你!如此粗俗,簡直不可理喻。”
“到底誰不可理喻?有人将阿堵物抹在你頭上了,你還說那是香餅嗎?”
朝堂上先是一陣寂靜,而後便是此起彼伏的忍俊不禁的笑聲。
那人覺得被羞辱了,滿臉通紅地撸起袖子就要找閻尋幹架。
閻尋笑了,“原來是慷他人之慨。原來,百姓的命,就不是命,天生比你家的低賤?”
說罷了,他忽然朝着皇帝秦裕道:“皇上,臣有個不情之請。”
“哦?行巡可是有什麼想法?”
“是,皇上。臣在想,刀子不紮在他身上,他不會覺得痛。所以臣懇請,待臣回邊城之時,請這位大人一同歸去,叫他親眼看看蠻夷是如何對待我們百姓的。如果到時候,他還說得出,我們殺敵是蠻狠之舉,那臣便無話可說。”
大家一聽,全都驚呆了。
閻尋此舉實在大膽。
但是想到石大人的下場,又似乎覺得,閻尋年紀輕輕,真真的是如同猛虎下山,誰來擋路,誰倒黴。
于是,大家默默地挺直腰背,目不斜視,堅決不看那個與閻尋剛起來的大人。
笑話,他可不想被閻尋這個瘋子歸類到那個大人的一類,不然到時候邊城之遊,恐怕得算上自己。
那人急瘋了,“皇上,不可以。您不可聽信他一人之言啊!”
此話一出,大家都暗暗替他說一聲“糟糕”。這不是明晃晃說皇帝昏庸,隻聽“奸臣”一人之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