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一回還真是叫他們失望了。閻尋與皇帝還沒訓斥他們,那些回鄉衣錦還鄉的将士們就把那些胡咧咧的人揍得鼻青臉腫的,更是笑話他們沒本事,要是他們去打仗,怕是要全軍覆沒。
“不,他們壓根不敢上戰場呢。”同行的人諷刺地笑道:“你們想不到呢,我們這次攻打阿丹裡,重傷的人都沒有,更别說是陣亡的了。隻有少許人有點皮外傷。”
這不是真的。這誰相信呢?戰神都不能做到這點啊。
可是,誰管他們信不信?那些将士驕傲地說出後,便說說笑笑的,意氣風發地離開。
後來大秦史記裡記載閻尋的文字雖然隻有區區一頁,可也是敬佩至極,言及他用兵如神,愛民如子,允文允武,世間少有的賢良。
又過了幾個月,正值桂花飄香之際,閻尋的長女終于誕生,取名閻唯,小名陽陽。等徐芝坐好月子後,皇帝聖旨也到了。那是召他回京任職左相的聖旨。江大伴親自送來的,最後還給他呈上皇帝給他的書信:
“行巡大才,心懷天下黎民,在外曆練多年,該是回京替朕分憂了。”
于是滿朝文武還沒從閻尋又将一個藩國變成大秦的一個郡縣的消息中回神,又被這天大的事驚得睡不安穩。
他何德何能,才過弱冠便居于重任?
他何德何能?在邊境擔驚受怕了幾個月的羅、杜兩位大人可太知曉他的才幹與德行了。那可是對百姓心軟,對看不慣的官員可是心狠手辣的。
在經曆阿丹裡國消亡一事後,羅、杜兩人都安靜了許多。以他們代表的兩個官員陣營也變得頗為“懂事”了。
皇帝覺得如此甚好。百姓知曉閻尋為左相之後,也是高興的。畢竟那是為了他們這些升鬥小民,不惜讓手下接手大營的馬糞,隻為給百姓弄點燒火的東西,更不怕因此被人笑話是馬糞郡守。這樣的人做他們的宰相,如何不好呢?哪怕就隻做二三十年也是好的呀。
閻尋帶着妻兒與心腹們離開曲安城的時候,滿城的百姓都來送行了。
他們還給他送了萬民傘,隻願他福祿壽俱全,子孫滿堂。
閻尋紅着眼睛扶起離他最近的老人,“多謝諸位。我閻尋不多說什麼,隻要我戴着烏紗帽的一天,我就為這天下百姓謀福祉。”
百姓哭着跟他揮手分别,卻不敢挽留他。他這樣的人,合該是神鳥一樣,飛得高高的,穿梭在祥雲之上的。
百姓送了他們十裡後,才在他與徐芝的勸說下停下腳步,往着彼此的身影越來越模糊。
隻是等他們到了驿站的時候,卻是發現了路旋風帶着十幾人等在那裡。
見着閻尋了,路旋風這才領着三個年輕男子上前去,高聲嚷嚷:“大人!我帶着兄三個的一家老小來投奔你了!”
閻尋一看,原來還是熟人。
“大人,屬下何留留(章小飛)(曲星河)見過大人!屬下願追随大人,矢志不渝!”
“哈哈哈,好!隻是你們本該是大将之才,跟着我回京,恐怕才幹施展不開。”
“我們那點軍功,全靠運氣。若是離開大人與路大哥,我們哥仨還能否全須全尾地活着尚未可知。跟着大人,我們才心安。”何留留口才最是了得,代表章小飛他們表了忠心。
閻尋自然是高興的。回京後,他也是要心腹的。而他們能來,自然是好。
徐芝在馬車裡聽得這些,也舒了一口氣,“陽陽啊,你爹爹可真好。那麼多人追随他。以後他也一定不會辜負大家。”
回到京城後,閻尋見了皇帝,不過半個月,就被皇帝催着上任。
于是在十月寒風依稀的時候,滿朝百官見證了白面閻羅宰相的開端,看着他一身紫色官袍,一步步地走到了金銮殿上。
他們隐約知曉,有他在的一天,他們的日子就不是那麼舒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