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此時,原本沉默地盯着地面的黎枝擡起頭,視線與盛熙在空氣中的靈魂對上。
盛熙一激靈,夢醒了。
外面原本喧嚣的蟬鳴早已被太監們清理了個幹淨,寂靜的夏夜,此刻吹起了微風。
盛熙此刻渾身是汗,起床的舉動早已驚醒了守夜的福平。
福平看見皇帝滿頭是汗,臉色煞白,恨不得馬上就把太醫院院判叫過來,倒是盛熙擺擺手沒讓。
文字看一百遍也不會有畫面來的那樣清晰駭人,盛熙摸着自己劇烈跳動的心髒,又想起那在地上奄奄一息的血人。
看來,必須要好好做個皇帝了。
原著裡面黎枝叛亂是在二十五歲那一年,也就是六年後。而黎枝能夠引起叛亂最關鍵的原因并不是盛熙或者說盛銘實在昏庸,而是盛朝的朝堂之上屍位素餐的大臣不在少數。
即使有部分仁人志士,處于這樣的環境之下,也難免失去做良臣的心思。
再加上過幾年的天災、瘟疫讓大盛朝的江山更加急岌岌可危。
盛熙突然睡不着了,趁着夜色,他讓福平點燈研磨,自己則開始在紙上勾畫接下來可能會出現的危機,并開始想萬全之策。
福平看見皇帝難得突然開始勤于政務,自然高興得歡天喜地。雖然此時時機不對,但是總不好打消盛熙的積極性。
就這樣,盛熙直點點畫畫到天光大亮,這也就直接導緻那天的早朝,盛熙是在昏昏欲睡中過去的。
福平:真好,拆東牆補西牆。
皇帝在早朝上睡覺,這放在哪個朝代都是會被史官指着鼻子罵的,盛熙自然不例外。隻不過,他早已練就了一身金剛不壞之身。
與那些生怕不能青史留名的皇帝相比,盛熙最大的優點就是臉皮厚。他一貫信奉的都是“生前哪管身後事”,絲毫不在意史官如何記錄。
盛熙:笑話,我都後世來的,我怕你?
對于這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性格,文武百官無奈,隻能表示接受,隻有一肚子火的史官無處洩憤,隻好回家再寫幾首酸詩來告慰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