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蒐,夏藐,秋狝,冬狩。
狩獵本身的目的早已在曆史的長河中慢慢淡去,而其流傳下來,則更多以一種禮儀文化。
當然,盛熙本人并不清楚這種禮儀文化,他隻知道自己又要出去玩了。
盛熙:好耶!
狩獵之事作為一種皇家禮儀,聲勢浩大是第一要務。
原本不少官員都會跟着去,不過因為閣老年紀都不小了,再加上他們大多是給皇帝講課的老師,對于這種事情,自然是上疏請辭。
盛熙本就覺得郊遊就不應該有老師,大手一揮統統同意。
于是在欽天監認真地計算之下,春狩的日子定在了三月二十八。
古代能仰觀天象、俯察萬物的官員果真是有水平的,三月二十八号果然是晴空萬裡。
盛熙坐在棗紅色高頭大馬之上,馬頸上系着的金鈴被風搖的铮铮作響。
随着禮官們雄渾的号角聲,帝王儀仗隊行進了。
春蒐本就是儀式成分居多,畢竟在春天這個萬物生長的季節狩獵似乎不是很合理。因此,春蒐的地點選在了一個距離京城不算遠的地方。
盛熙在前面騎着馬,雖說也不能走的很快,但是沒到半天就已經順利到了目的地。
春蒐的地方是皇家園林,早就提前搭好了營帳。皇帝到達第一天先是休息,畢竟行進了半天。雖說坐在馬上,但到底也算是在太陽下待了很久。
皇帝的營帳很大,一點也不算委屈了盛熙。
也因為沒有妃子出行,旁邊小一點的營帳是盛銘的。
也可能是因為今天白天實在是太累了,也許是因為今天那匹棗紅色的大馬過分不争氣颠簸了一路,使得本來應該陷入睡眠的盛熙難得失眠了。
盛熙躺在榻上,耳朵裡卻聽見了異樣的聲音。
是盛銘。
隔壁帳篷聲音大到盛熙能夠完整地将整個過程完整地聽完,讓他不由覺得面紅耳赤。
作為前世的五好青年盛熙,雖說沒吃過豬肉,但好歹在信息網絡發達的二十一世紀,盛熙還是見過豬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