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蘇珏,趙棠轉身又回了花廳。
林筱雅坐在花廳中,臉上帶着無奈。若非涵養不允許,她真想一走了之。
“殿下。”林筱雅主動起身。
原本争論不休的衆人收聲,“殿下。”
“諸位大人争論許久,可否給本宮一個章程?”
趙棠沒耐心聽這些人七嘴八舌的争吵讨論,她隻想要一個解決辦法。“本宮知道各位大人都是才華橫溢之人,不如分開,具書于帖,一人一份,方便你我。”
“這…”
一幹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确實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是。”
着急忙慌的告退,生怕被别人搶了先。
送走一衆僚屬,趙棠和林筱雅登上馬車朝着國公府去。
陳國公上了年紀,非大朝會不參與,但消息依舊靈通,更何況,前腳趙棠接下這個差事,後腳就已經傳書國公府。他自然知道隆慶帝命趙棠監考出題,一見人來,也不多說,帶着姐妹倆一頭紮進了書房。
趙棠空手而來滿載而歸,好不滿意。
“我記得那位王郎君也要下場,表姐覺得他的學識如何?”趙棠靠着軟墊,有些好奇。
王祎此人,去年追月宴上第一次見面,善棋,倒是不錯。
不過“棋者,詭道也”,棋下的不錯不代表學識也好。
趙棠略一回想,“我記得表姐曾與我說,不可與之謀。”
“是。”林筱雅記得這句話,确實是她說的。
棋者,詭道也,擅此道者善謀,不可與之謀也。
可世事難料,越不願意發生什麼越來什麼。
不過,既然事情已經發生,再去後悔追溯已是徒勞,不如想想該怎麼應對。
林筱雅并不知道王祎的學問究竟如何,略略思量,道:“吳門多俊才,天下英才,半數出自江南。”
雖未直言趙棠也明白林筱雅的意思,王祎為人也許有些小聰明,但科舉并非有些小聰明就夠的,江南人才濟濟,這位王郎君能在春試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想來也不會靠前。
看看天色,暮色四合,日頭已有西斜的趨勢,趙棠捏着契書招手喚來翠微,“将這地契房契交個蘇掌櫃,記得,務必親自交到蘇掌櫃的手中。”
翠微應聲離去。
“天色不早了,表姐可要與我回宮去見見母後?”趙棠打算先回宮,既然叫她做薛老的副手,也算個出題官,那她也不能太過随意,薛老在武成閣修書,公主府不方便,還是住在宮裡便宜些。
林筱雅搖頭,“今日出來太急,未曾同母親言說,待明日我便進宮探望姨母。”
将人送回侍郎府,看着林筱雅進門趙棠才離開。
“母後。”剛進門趙棠便使喚人,“取些熱湯來。”
陳懷芷看她钗發有些松散,一面伸手替她扶正發間的钗環一面詢問,“你這是又去哪裡了?”
“你父皇叫你監考,你心中可有了章程?”
女使奉上熱湯,陳懷芷親自取了帕子擦了擦她的臉。
雖說驚蟄将至,可這天依舊風聲獵獵,出去一日,便是坐在馬車裡,偶有冷風吹來臉也有些發緊,熱水一擦好了許多。
趙棠仰着臉任由陳懷芷擦拭,得空了才回道“今日出宮便是為了這事,母後見多識廣,可有什麼主意?”
“大昭并不允許女子科舉,諸子百家的著述從前看過卻并不深究,若要出題,還是得從書中找。”女兒長大後難得乖巧,見眼前的臉幹淨了陳懷芷才放下手中的巾帕。
“武成閣中不少飽學之士,阿棠不如去問問他們。”
陳懷芷尚在閨中時,諸子百家、聖人之言皆有涉獵,可她畢竟不曾親身參與科舉以出仕。科舉中的細節不足與外人道也。
趙棠褪了靴子盤腿坐下,點點頭“兒臣也是這麼想的。”
“你心中有數就好,”陳懷芷向來不插手女兒決定的事,更何況,薛老薛成方是從前的太子太傅,道一句帝師也不為過。有他教導,不會差的。
“今日有江南菜,留下陪母後用膳罷。”
趙棠點頭應下,她原本就沒打算回自己宮裡用膳。
玉京中并無秘密可言,前一日的消息第二日便人盡皆知,趙棠才跨進武成閣将将坐下季明便湊了上來,一臉有話要說的樣子。
不過礙于人多,不得不壓着滿心的好奇,走了一圈又回去坐下。
其他人眼中帶着探究好奇,但無一人敢上前,雖然趙棠并不打算藏着掖着,可她沒有主動為他人解惑的愛好,待薛老一來便自顧自的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