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事實證明,千古一帝是天生的帝王。哪怕他如今還年輕,手段不夠成熟,憑借直覺,隻要冷靜下來,立刻就想到對策。
皇帝開口道:“朕記得靖南王有三個兒子,長子耿精忠和次子耿昭忠的年紀相差不大。”
明珠看出皇帝改變了主意,打算在靖南王的繼承人這邊入手,立刻提醒道:“皇上,據微臣所知,耿精忠和耿昭忠兩兄弟出生時間隻相差三天。”
“耿精忠原為側妃所出,後來靖南王的正妃去世,側妃被扶正,長子耿精忠才名正言順成為嫡子。”
雲岚吐着小泡泡安靜吃瓜:兩兄弟是正妃和側妃分别生的,兩人出生才差三天。當年的側妃卻先正妃一步生下長子,這其中沒有貓膩才怪!
側妃肯定動了點手腳,可是王府裡其他人可以不知道此事,靖南王卻不可能不清楚。
靖南王沒吭聲,甚至讓側妃成功了,足以證明比起正妃,靖南王看來更喜歡這位側妃。
按理說哪怕側妃先生下長子,嫡庶有别,也該是次子耿昭忠繼承爵位。
但是正妃死了,側妃被扶正,耿精忠的身份也有了變化,能名正言順成為繼承人了。
之前正妃的兒子因為晚了三天出生,丢了長子的名頭,如今連繼承人的位子都丢了,心裡沒一點郁悶怎麼可能?
皇帝是打算私下挑起兩兄弟潛藏已久的矛盾,然後讓耿昭忠對付耿精忠了?
這樣一來,皇帝不用髒了手,更不會有把柄留下,叫靖南王發難。還能讓新的靖南王換人來做,可謂是一石二鳥。
雲岚都能想明白,更别提禦書房裡的大臣全是人精,索額圖立刻上前道:“皇上英明,隻要派人挑撥兩兄弟的關系,次子取代長子成為繼承人,那平西王和靖南王以後就沒有機會聯手了。”
平西王吳三桂這反叛之心已經太明顯了,要是再加上靖南王這個幫手,那就更難對付了!
既确定了對策,派誰去實行才是重中之重。
這人得清楚建府的形勢,跟靖南王的關系網有所來往,不至于出現得太突兀,還得對皇帝忠心耿耿才行。
不然去挑撥的人,最後要是反水了,這麻煩就更大了。
幾人心中很快就有了人選,正是這位送密信來的“李愛卿”。
雲岚也才知道,這位“李愛卿”就是李光地。
李光地的祖籍就是建府,據傳是唐朝江王的後裔,在當地算是小有名聲。
他十三歲的時候遭遇山賊,帶着家人逃脫,後努力讀書,高中二甲之後被授翰林院編修。
也是巧了,李光地這時候正請假南下回建府祭祖省親,沒料到偶然得知靖南王府的消息,立刻寫密信送來給内閣學士,也是他的老師輾轉送到皇帝手裡。
李光地半個月前已經到達建府,還有祭祖的名頭,出現的并不突兀。
加上他高中之後,在當地頗有名聲。雖說李光地如今官職不高,卻好歹是京官,在當地官員眼裡自然是不同的。
他跟當地親朋戚友見面來往,自然而然就接觸到靖南王府之人,還曾被靖南王受邀進府。
李光地沒能見着靖南王,倒是與靖南王的長子和次子短暫地打過照面。
如此一來,讓他私下接觸次子耿昭忠确實合适。
雲岚:你們這是逮着一個人薅羊毛嗎?
李光地輾轉送密信過來已經不容易了,還要他親自冒險進靖南王府跟次子耿昭忠接觸?
他隻是個小小的編修而已,跟靖南王府這兩兄弟隻算是泛泛之交。
加上李光地的官職不怎麼樣,當地官員看在他京官的份上能客氣一下。
但是在靖南王兩個兒子眼裡,京城翰林裡的編修多如牛毛,見一面都算給李光地莫大的面子了。
他要怎麼說服得了耿昭忠弄死親哥耿精忠,然後取而代之?
在雲岚看來,這就跟大公司要談一筆大生意,直接派實習生去談了,能成功嗎?
皇帝的神色似是有些猶豫,不過确實沒有比李光地更好的人選了。于是他寫密信給李光地,又送了信物,讓李光地在需要的時候能調動當地一部分的士兵。
雖說能調動的士兵人數不多,起碼能保證李光地的人身安全。
皇帝不至于讓臣子辦事,還絲毫不給對方任何幫助。人身安全有保障了,臣子才能安心,又放手去辦差。
三藩之事終于有了解決的轉機,皇帝心情大好。讓禦書房的大臣先回去休息,皇帝抱着雲岚就要去禦花園溜達。
雲岚吃完瓜又開始困了,隻想回去又柔軟又舒服的床榻睡個天昏地暗。
可惜皇帝最大,他說要帶女兒去禦花園散步,蘇麻喇姑都不會開口攔着。
剛到禦花園,皇帝心情不錯走了幾步,低頭想給女兒說說周圍開的是什麼花,卻發現雲岚早就呼呼大睡了。
見皇帝一臉無奈,蘇麻喇姑連忙上前解釋道:“皇上,小格格年紀太小,一天睡得也多。”
其實在禦書房的時候,小格格能清醒那麼久,陪着皇帝幾乎議事完才睡過去,蘇麻喇姑已經感覺十分不可思議了。
仿佛小格格要聽完整個議事後,才舍得睡着?
蘇麻喇姑很快就甩掉了腦海中這離譜的想法,隻認為是巧合罷了。
皇帝有點遺憾女兒不能陪着自己賞花,不過剛才女兒從頭到尾陪着他議事已經不錯了。
他心想女兒要是快點長大就好,就能陪自己做很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