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陳廷敬跟雲岚的想法一樣,光憑刺客故意跑進吳應麒的府邸,并不能直接證明兩人有關系。
吳應麒隻要親自把刺客抓住,或者直接殺掉,誰都挑不出錯來。
偏偏死士跑進府邸後,追兵有所顧忌,完全不敢直接擅闖,跟着沖進去。
這就給刺客一個時間差,又事先探知過府邸的布局、府裡護衛換班跟巡邏的路線。
讓刺客能避開人,從府邸的死角很快離開,然後逃之夭夭。
沒人看見刺客離開,這就留下了假象,所有人以為刺客還在吳應麒的府裡。
偏偏吳應麒得知後,偏偏性子高傲,不樂意讓人進來搜查府邸,隻叫自己的護衛在府裡翻找。
可想而知,根本找不到人。
吳應麒隻以為這些平西王的心腹沒攔下刺殺,罪過太大,想找個替罪羔羊。
他正好不在平西王身邊,勢力又大,不就是最适合的人選嗎?
平西王的心腹卻對吳應麒懷疑起來,明明那麼多人親眼看見刺客進了府邸,吳應麒不讓人進去搜查就算了,自己的護衛卻怎麼都找不到人。
那麼大個刺客怎麼可能憑空消失,吳應麒難道真的把人藏起來了?
如此一來,刺殺的事真跟吳應麒有關?靖南王的長子耿精忠真的跟吳應麒聯手了,私下究竟給了他什麼好處,讓吳應麒背叛平西王?
兩邊互相猜忌,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就很難拔出,甚至會在心裡慢慢生根發芽。
尤其吳應麒一直帶兵,平西王的心腹對他更是忌憚,第一時間就要剝奪了對方的兵權。
吳應麒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帶着自己的親兵突圍離開。
他這一走,卻是坐實了跟耿精忠裡應外合刺殺平西王的事。
于是平西王留下的心腹們一邊派人去追殺吳應麒,一邊收攏手裡的權力穩定軍心。
沒了吳應麒這個厲害的将領帶兵,剩下這些心腹就不足為患了。
康親王傑書帶兵直接南下圍剿平西王餘下的軍隊,另一邊也派人去追殺吳應麒,想必不久後就有好消息傳來。
雲岚聽得大為贊歎,李光地這一手離間計使得極為出色,尤其時機拿捏得太好了。
中間有一環沒能跟上,就不一定能真的離間成功。
隻能說運道果然還是在皇帝這邊,正巧皇帝派人去刺殺平西王的時候,吳應麒卻又碰巧不在。
在刺客闖進吳應麒府邸的時候,正好他又回來了,還慢了一步,沒能看見刺客進來,卻又抓不住刺客,才會被懷疑。
這就算了,吳應麒要是據理力争,手裡又有不少親兵在。
平西王那些心腹哪怕懷疑他,拿不出确切的證據,就隻能停留在懷疑,還真不能直接對付吳應麒。
吳應麒要是厲害點,直接取而代之,成為新的平西王,聚集力量,坐穩這個位子,又會成為皇帝新的心腹大患了。
哪裡想到吳應麒辯解不過,氣性還大,壓根受不了這委屈,甚至沒想過奪權,而是直接帶着自己人就跑了。
原本他不跑,最多處境尴尬,還有借口鏟除平西王那些心腹,自己坐上這個位子。
但是吳應麒居然不辯駁也不反撲,直接就跑了。這一跑,卻叫他身上的懷疑沒被除掉,反而更嚴重,被千夫所指。
哪怕沒有證據,所有人都隻會認為事實就是如此,吳應麒就是背後指使之人!
雲岚的小手拍了兩下,都想給李光地鼓掌了。
沒等她再拍手,已經被于嬷嬷抓着,看着掌心有點泛紅,又挖了一坨藥膏輕輕塗抹起來。
皇帝派人送來的藥膏味道不重,估計是擔心雲岚受不住濃郁的藥味。
藥膏還是雪白色的,擦上很快就吸收了,沒留下多少痕迹。
這樣雲岚哪怕亂動,也不會把藥膏糊得到處都是,反而手上沒留下多少了。
顯然皇帝讓人拿來最好的藥膏,雲岚看着自己小手上的泛紅。
說真的,藥膏送來再慢一點,她這些泛紅的地方都要好了!
雲岚覺得皇帝有點大驚小怪,偏偏于嬷嬷也一副擔憂的樣子,細細給她的小手擦滿了藥膏。
等她擦完藥膏,皇帝還仔細查看了一番,見泛紅的地方都褪了,女兒嬌嫩的小手又恢複了白嫩的樣子,這才放心下來。
事情進展得很順利,皇帝十分高興,大手一揮就留下幾個重臣一起用飯。
幾人為了此事忙得腳不沾地,還得瞞下身邊人,免得提前洩露消息。
他們夜裡甚至都不敢跟夫人同床共寝,就怕說夢話洩露了消息。
這會兒隻等康親王圍剿後送好消息來就行,幾人的差事算是完成了,一個個笑着感謝皇帝的恩典。
軍報還沒送來,那就不能大肆慶祝,皇帝隻能在偏殿小設了一桌宴席。
不過能陪着皇帝一起用禦膳,對幾個臣子來說是莫大的嘉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