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知夏盯着那半罐子粗面,眉頭輕皺,在心裡盤算起了對策。
這粗面品相不佳,還結成了塊,以當前的條件,要做成精緻的面食顯然不現實,思來想去,做成簡單的糊糊最為合适。
畢竟這具身體已經餓了太久,腸胃脆弱,糊糊既能快速補充能量,又容易消化。就着這些粗面,再搭配上之前采來的野菜,勉強能撐上兩頓。
打定主意後,她手腳麻利地将粗面倒入鍋中,又去屋外舀了些雨水,小心翼翼地攪拌起來。
結塊的粗面并不好對付,她費了好大一番力氣,才将其攪散。
随後,她把洗淨切碎的野菜一股腦兒丢進鍋裡,添上一小撮珍貴的鹽巴,生起火,開始熬煮。
不多時,鍋裡便散發出野菜與粗面混合的獨特香氣,雖說比不上她在川菜館裡做的佳肴,但在這饑腸辘辘的時刻,卻顯得格外誘人。
柳知夏盛出一碗糊糊,坐在竈台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野菜的清新和粗面的質樸在舌尖交織,每一口都帶着踏實的飽腹感,她不禁感歎,這世間最幸福的事,莫過于在饑餓時能有一口熱飯下肚。
柳知夏坐在竈台邊,捧着那碗野菜糊糊,正狼吞虎咽地往嘴裡送。
粗粝的口感順着喉嚨滑下,雖說算不上美味,卻實實在在地安撫着她饑腸辘辘的胃。
就在她吃得正香的時候,腦海裡突然閃過原主的記憶片段,那片郁郁蔥蔥的山林,瞬間在她眼前清晰起來。
咽下口中的糊糊,柳知夏眼睛一亮,差點沒把碗給扔了。
“對呀!”她興奮地一拍大腿,“按照原主的記憶,這山裡可藏着不少好東西呢!”
想到這兒,她嘴裡嚼着野菜的動作都加快了幾分,三下五除二把剩下的糊糊扒拉幹淨,一抹嘴,便陷入了遐想。
那山林深處,除了有野果、野菜,還有漫山遍野的菌子。
原主之前可沒少去山裡,隻是村民們對這些菌子知之甚少,看着模樣新奇,又怕有毒,哪怕菌子長得再誘人,也沒人敢去采。
要不是因為這,估計菌子早就被搶光了。柳知夏想着,嘴角忍不住上揚,露出一抹竊喜的笑容。
“嘿嘿,菌子可難不倒我。”她小聲嘀咕着,腦海裡浮現出在現代的日子。
那時,她隻要一有空,就喜歡窩在沙發裡,捧着手機,津津有味地刷着各種菌子的科普視頻。
那些形态各異、色彩斑斓的菌子,在屏幕裡仿佛被賦予了生命,看得她如癡如醉。
不僅如此,她還對采菌子這件事着了魔。一到周末,就興緻勃勃地報名參加各種采菌活動,不惜花上大價錢,跟着專業的向導,一頭紮進深山老林裡。
穿梭在茂密的樹林間,她像尋寶一樣,眼睛死死盯着地面,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藏着菌子的角落。
每挖到一朵心儀的菌子,那種喜悅和成就感,簡直無法言表。
如今,那些在網上看過的知識,還有親身實踐的經驗,可都成了她在這異世的“秘密武器”。
柳知夏越想越激動,恨不得立刻起身,沖進山林,把那些寶貝菌子統統收入囊中。
她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煮着鮮美菌湯的畫面,熱氣騰騰的霧氣裡,彌漫着誘人的香氣,光是想想,就讓人垂涎三尺。
“等會兒就進山,今天一定要滿載而歸!”
柳知夏握緊拳頭,暗暗給自己打氣。說完,她站起身,把碗随手一放,迫不及待地準備去開啟這場山林“尋寶”之旅。
她披上一塊破舊的蓑衣,拿起自制的簡易竹籃,踏入了雨後的山林。
山間的空氣格外清新,彌漫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可柳知夏無心欣賞這美景,她的目光急切地在四周搜尋着。
柳知夏一邊往山林深處走,一邊在腦海裡檢索原主的記憶。
這一帶的山林,原主自小就常來,熟悉得很。
雖說家裡窮,可這片山林也算是原主的“天然糧倉”,裡頭藏着不少能填飽肚子的好東西。
走着走着,柳知夏的目光被一片草叢吸引住了。
撥開草叢一看,幾朵色澤鮮亮的菌子冒了出來,菌蓋飽滿,菌褶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