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奶奶都忍不住瞪了一眼符苓:“什麼叫掏空了,周家條件本就比我們高不少,你嫁妝厚些嫁過去後說話底氣也足些,你就不要摻和這些事了,專心備嫁就行。”
見長輩們都是一臉不贊成的模樣看着自己,符苓也再不敢反對,心裡确實想着日後是要多想法幫襯幫襯。
隔天杜滿便把杜大嫂說的添妝送了過來,一個繁花似錦的镯子,镯子滿身都攥刻這一圈花朵,拿手上都沉甸甸的。
等到了十五那日,杜父和林母從舅舅家回來,又帶回了一對銀耳墜子,
“這是你舅媽給的添妝,你舅舅謝謝你帶竹哥兒去的那個山坳,說是發現了不少的藥材。”
當天晚上林母也拿出一根簪子,銀簪上方還有一朵玉雕的玉蘭花,
“這是娘用陪嫁銀子重新給你打的,娘當年嫁過來你外祖給陪嫁了兩件首飾,一件給你,剩一件留給甜妞;
你馬上就要出嫁了,娘也不舍得,也知道是爹娘把你耽誤了,爹娘對不起你,你出嫁前還給家裡安排好了營生,爹娘也沒法給你拿出更多,你把周家的聘銀給你爹用了,
我和你爹之前跟老宅借了五兩銀子,賣的藥材是10兩,給你湊齊了這20兩銀子,加上你奶奶給你拿了2兩,你伯娘2兩,你舅娘和嫂子也給了2兩,攏共湊了28兩銀子,
我知道你是個有主意的,這銀子就給你自己收着,怎麼用你自己決定就好,所幸像你伯娘說的一樣,離家近,往後也多回來。”
林母說到此也紅了眼眶,符苓手上拿着四個荷包,手裡沉甸甸的,桌子上的匣子裡靜靜擺着6樣首飾,心裡被塞的滿滿當當,忍不住抱着林母的腰,
林母撫着女兒的頭:“娘知道你一向都是有主意的,要不是出了事,也不會像如今這樣懂事,娘知道你肯定是能把日子過下去的,但是也怕有個萬一,萬一周家給你受了委屈,也不要瞞着家裡,不要自己一個人忍着。”
“娘,你和爹都好好的,不要太勞累,長命百歲才能長長久久的替我撐腰。”
“放心,爹娘肯定都好好的。”林母掩去眼底的一絲晦暗,輕柔的撫慰着符苓,母女倆溫情一刻。
第二天符苓忙着一起幫忙定菜單,明日便要提前去采買肉和酒水。
之前吃飯時定下了十桌,符苓想了想家裡銀子怕是不多了,篩減了兩桌,定了八桌和九個菜,
符苓控制着預算,定了主菜是炖肘子,清蒸丸子和在城裡買好的燒雞,涼菜一個拌胡瓜和金子核桃上一盤,素菜就是現在地裡有的青菜,醋熘白菜,焖豆腐和紅棗蒸南瓜,外加一個蓮藕排骨湯。
半桌的葷菜已經算是杜家村裡高規格的婚宴了,算下來每桌的花費也才200文銀子,主要還是地裡有出息,省下了不少。
婚宴的事情瑣碎,所有的事情趕在婚禮前一天才敲定完。
等到了十七,明日便是正日子了,今天是把符苓的嫁妝提前送到周家的日子。
杜父也是早早的跟村裡兩家有牛的人家借好了牛車,一家是她堂伯家的牛,還有一家也是村長他們家,符苓的送福太太也是村長她媳婦。
還因之前杜家把稻谷熬糖的事情告訴了大家,也算是給杜家村挽回了不少損失,雖說功勞在杜滿身上,
但是杜大嫂這些天跟着跑上跑下的,大家也就知道杜家對婚事的重視,也願意給面子,所以林母他們請人幫忙都是熱心的答應,并沒有人推辭。
杜父他們是不會駕牛車的,所以還有跟着一道來駕車的一個長輩和村長的大兒子。
嫁妝把兩個牛車塞的滿滿當當才拉完,一個牛車放了床和櫃子,另一車就是四五個箱壟,裡面布料被子塞的要合不上,符苓又在院子裡挑了十多盆不好照顧的花,這些都是要細心養護的,她便一道帶走。
就這最後還是一人背了一盆花在背上,這才一趟裝完。
因着拉着重物,牛車也走不快,跟步行的速度差不多,一行六人,趕了小半個時辰的路,這才到了周家所在莊子。
周家也都是提前挂好了紅綢,從院子外就能看出來是裝點過得。
因杜家沒有在村裡聲張,大家也不怎麼清楚杜家到底是說的什麼人家。
村長大兒子叫杜全,他是經常跟在她父親身邊打下手的,所以他是知道這個莊子是州府裡那個徐家的莊子,沒想到杜家還能攀上這人家,這一看就是莊頭的院子,杜家竟然一點風聲沒露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