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山高水遠行無疆 > 第11章 何謂流浪

第11章 何謂流浪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那雙眼睛與腦後随意紮着的辮子已經足夠惹人注意,更别說那墜在耳垂處的亮閃閃的黑,襯得他整個人的氣質都越發出衆,越發有藝術感。

特别招小姑娘喜歡。

周遙川因為不愛露臉不愛主動說話,旁人也隻當他是個長得好的合作夥伴,讓他躲過了人群的簇擁。

車在路上行駛,看不厭的風景不斷填滿着存儲卡,也在各人的心中留下烙印。

山還在那兒,路向遠方延長。

如今正該是牧民們在春牧場生活,準備遷往夏牧場的季節,堅守傳統的牧民們時常出現在路旁,想趕着四條腿兒的往北邊去。

那裡有清澈的水,深遠的林,豐茂的牧草,還會有更豐腴的牛羊,更壯實的駿馬。

去年熏制的風幹牛肉所剩無幾,柔軟的奶酪香甜細膩,熱氣騰騰的奶茶暖人心脾,包爾薩克夾上辣椒絲和肉丁,又是一頓獨具特色的北疆美食。

在這裡,他們遇到了一位自稱“四毛”的女子。

她在草原上搭了個簡單的防水棚子,有些基本的鍋碗瓢盆與發電機,用草和床單充當床。穿着有些破爛陳舊,但臉和頭發收拾得整齊,長發及肩,泛着黃的臉上總是帶了笑,笑得親切,由内而外散發着自由自在的氣息。

“我過了二十六歲生日之後離家出走,從重慶一路過來,去了廣元、隴南、蘭州、武威、酒泉、哈密,碰到古麗姐姐,就和她過來,在這裡和牧民兄弟們待了一個月。”四毛笑眯眯地把頭發别到耳後,“我一直向往新疆,就和三毛去往撒哈拉一樣。”

馬亮擔任了采訪的主持人,由沈逝水和蔚岚拍攝輔助。他很快和四毛聊起來。

四毛對于馬亮“颠沛流離”這個詞表示不太滿意。

“我在過我想要的生活。在旁人眼裡看來,這是辛苦的流浪,但對我來說是自由。是我選擇,我勇敢追求的成果。”

馬亮尊重她的想法,問她這樣流浪的感想。

“不管陽春白雪,還是青菜豆腐,都得嘗嘗是什麼滋味,才不枉來走一遭啊。”四毛笑着引用了一段話,随後解釋起來,“我四毛的名字,可不隻是因為校門口四毛店那四毛一包的香菇絲,我心目中的自由女神在指引我的方向。”

周遙川知道她在說誰。

即使已經離開這個世界三十多年了,仍然讓一位二十多歲的青年充滿了自由與熾熱,憑借着一腔熱血的向往,成為“流浪者”。

馬亮又問:“在這樣的生活中,你認為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是什麼呢?”

她摸着下巴想了想,“生活中不能缺了藝術。”

說着,她突然毫無征兆地跳起來,打開棚子角落的防水布,拿出一把有些陳舊的小提琴,來到棚子外面,調了調弦,拉起了小提琴。

馬尾制的琴弓在四條弦上輕重往複,控制精妙,居然演奏出了多重音色。

充滿技巧性的演奏遊刃有餘,高昂的琴聲飽含着草原上特有的悠揚氣韻。

相較于音樂的技巧性,樂曲既有二胡的韻味,也有唢呐的靈魂。偶爾棄了琴弓,轉而采用彈撥的方式,變調産生了新疆風格彈布爾的特色,節奏和韻律極具靈性。

顯然是專業出身。

“我從六歲開始學小提琴,每天都在練,我也喜歡。但大學實習去給學長到小劇場充場子,知道了大部分人的職業規劃,覺得原本這種的生活挺沒意思。”四毛歎口氣,說起她過去的事情。

從學琴到流浪,從條條框框到天為頂地作席,走出了第一步就不再後悔,認真過好眼前。

即使作為女性的流浪充滿了危險,但她願意,像是不知道什麼是害怕。

“女神能把荷西從泥沼中救出來,我也能把自己從絕境中帶出來。闖不出來,就讓我在泥沼中結束,不在人間留下死亡的痕迹。這樣就不必道别。”

總是有很多人前赴後繼地走上追求自由的道路,面對前途未蔔與人生百态坦然消受。

三毛之後有四毛、五毛,大冰之後也會有二冰、三冰。人們偶爾會在重複的慣性中猛然醒悟,偶爾有人會踏出這樣的一步。

“你還會去其他地方麼?帶上你的家當?”

她指了指棚子後面的破闆車,笑出八顆微微發黃的牙齒,十分自豪。

“喏,那就是我的家。它會停在我想停下的任何地方。”

馬亮為團隊起了“人間流浪”的名字,對處于“流浪”中的人,自然有十萬分的理解。

周遙川同樣對四毛的經曆感到好奇。

與生命有關的課題,每個人都會交上不同的答卷。也許流浪無定所的生活并不是“高分”答卷,但對于本人來說,是值得的。

自由與藝術,是四毛生命中最濃墨重彩的筆劃。

隻要她不說什麼,外界的評價對她的世界無關緊要。

相似的年齡,周遙川隐約從她身上看到了一點自己的影子。但自己并不是為了自由與藝術選擇離開,也并非有多麼喜歡流浪的日子。

一路上的生命彼此交叉又逐漸遠去,自己的生命或許會悄然偏移。孤獨的星球相互吸引,突破的力量分割開淡泊的聯系,在各自的新軌道上遠行——卻始終環繞着星系最中央的超巨黑洞,不曾脫離。

衆人與四毛揮别。

她仍然笑得非常開懷,笑得熱烈而自由。

比那些麻木枯槁的強笑要燦爛得多。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