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曹操大軍在距安陵城十裡外紮下營寨。曹操坐在營帳之中,目光如鷹隼般落在地圖上安陵城的位置,嘴角微微上揚,沉聲道:“這安陵城雖規模不大,卻地處要沖,拿下它,對我軍的布局至關重要。”言罷,他轉頭對身旁的将領吩咐道:“密切留意安陵城的一舉一動,一旦他們有任何異動,即刻來報。如有懈怠,軍法處置!”将領趕忙抱拳領命:“末将謹遵丞相令!”
安陵城内,百姓們自發組織起來。有的百姓齊心協力搬運守城的物資,沉重的石塊如一座座小山,在百姓們的肩頭傳遞,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命運的懸崖邊緣,他們的脊梁被壓得微微彎曲,卻依舊咬着牙堅持;粗壯的木材在衆人手中傳遞,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仿佛也在為這場未知的戰鬥發出沉重的歎息。有的則在家中收拾細軟,神色慌張,眼神中滿是對未知的恐懼,手忙腳亂地将貴重物品塞進包裹,仿佛這樣就能抓住一絲安全感,準備随時踏上逃亡之路。
而劉景桓在太守府中,與一衆謀士商議對策,衆人各執一詞,争論不休。
一位謀士憂心忡忡地說道:“丞相勢大,我等難以抗衡,投降或許可保百姓平安,免受戰火塗炭。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此時投降,說不定丞相還能念我等識趣,保我等榮華富貴。”
另一位謀士卻憤然反駁:“安陵城地勢險要,若精心部署防禦,未必不能堅守一陣。我等世代受漢室恩澤,豈可為了一己之私,不戰而降,淪為千古罪人?此時投降,不僅丢盡我等顔面,更對不起安陵城的百姓。”
這時,一位年輕謀士站出來,提出了一個折中的建議:“二位所言皆有道理。依我之見,我們可一邊積極籌備防禦,展現我等抵抗的決心;一邊派人前往曹營,與丞相談判,表明我等願稱臣納貢,隻求保全城百姓與安陵城的安甯。如此,或許既能避免與丞相正面交鋒,又能為安陵城尋得一線生機。”
劉景桓心中搖擺不定,一方面害怕投降後在曹操面前顔面盡失,日後在衆人面前擡不起頭,且擔心曹操未必會信守承諾,保他榮華富貴;另一方面又擔憂抵抗會激怒曹操,招緻他的怒火,使安陵城生靈塗炭,百姓慘遭屠戮。若采用折中之計,又怕兩邊都不讨好,陷入更加艱難的境地。
飛鴻回到醫館,看着那些前來求助的百姓,心中暗暗發誓,定要盡己所能保護他們。她迅速着手準備一些應急的草藥,将各類草藥有條不紊地分類擺放,仔細研磨、包裝。她一邊忙碌,一邊在心中思忖:“這局勢瞬息萬變,我必須盡快想出對策。百姓們如此信任我,我絕不能讓他們失望。隻是這危機重重,不知能否找到萬全之策……”而爺爺則在一旁,專注地翻閱古籍,時而眉頭緊鎖,時而微微點頭,試圖從古人的智慧中找到應對之策。他一邊翻閱,一邊口中念念有詞:“昔有……不知此法能否用于當下……若能與劉景桓的防禦籌備相結合,或許……”
戰雲如陰霾般沉沉地籠罩着安陵城,每一個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那迫在眉睫的危機。一場決定安陵城命運的風暴,正蓄勢待發,而城中衆人又将何去何從,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