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配間,飛鴻向于吉解釋道:“此患者看似高熱之象,實則内裡虛寒,外邪趁虛而入。當先用這幾味草藥溫養髒腑,再佐以散熱之法,或可奏效。”于吉在旁靜靜聆聽,眼中贊許之色漸濃。
草藥煎好,給患者服下。不多時,患者高熱竟緩緩減退,面色逐漸恢複如常,痛苦之色亦随之減輕。
經此一事,于吉心中掀起軒然大波。他不禁回憶起此前收過的幾位徒弟,他們大多醉心于道教的教義與儀式,雖對道醫之術有所涉獵,但在醫術的鑽研上缺乏深度與創新。面對複雜病症時,往往墨守成規,難以靈活變通。而飛鴻年紀輕輕,不僅傳統醫術根基紮實,且思維敏銳,敢于突破常規。她對病症的精準判斷和巧妙用藥,讓于吉看到了道醫醫術傳承與發展的希望。
于吉年少時,曾遊曆四方,在一處偏遠山鄉,他目睹一位女子以獨特的醫術救助衆人。那女子不受世俗觀念束縛,一心隻為治病救人,其醫術融合了當地的草藥知識與道家養生理念,效果顯著。這段經曆讓于吉深知,性别不應成為醫術傳承的阻礙。況且,吳郡局勢複雜,孫策與周瑜的統治雖保一方太平,但對于民間一些影響力較大的人物和流派,态度并不明朗。于吉深知,若想讓道醫醫術延續下去,必須找到一位既有天賦又能應對複雜局面的傳人。飛鴻對道醫的向往,以及她展現出的才華,讓于吉認定她就是合适之人。
思索再三,于吉終于下定決心。他遣人喚飛鴻至跟前,神色平靜,不動聲色地說道:“飛鴻,你雖身為女子,女扮男裝隐匿身份,然這并未能瞞過吾。你對醫術的熱忱與天賦,吾已洞察于心。吾決定收你為徒,望你能傳承吾之醫術,将其弘揚光大,踐行道醫之德。”
飛鴻聞言,驚愕不已。她着實未曾料到,自己女扮男裝的秘密早已被于吉洞悉。震驚之餘,滿心的喜悅如潮水般湧上心頭。她趕忙再次鄭重行禮,言辭堅定:“多謝先生垂青,飛鴻定不辱使命!”
飛鴻内心既興奮又深感責任重大。她暗暗發誓,定要努力學習于吉的道醫之術,将其與傳統醫術完美融合,成為像董奉那樣受人稱頌的道醫。她想象着未來能用所學救助更多病患,為吳郡百姓帶來安康。
于吉看着飛鴻,神色溫和了幾分,說道:“既入我門下,明日便來道觀。道醫之術,講究身心兼治,與天地自然相和,其傳承體系繁雜且精妙。初入師門,你需先研習道醫經典,了解其根源與理念,而後我會帶你參與各類診治,言傳身教。這過程艱辛異常,你務必做好準備。”
飛鴻點頭如搗蒜,眼中滿是期待。
次日,飛鴻早早來到道觀。于吉将她帶入一間靜谧的石室,室内四壁擺滿了古樸的書架,上面堆滿了泛黃的書卷。于吉從架上取下一本陳舊的典籍,遞給飛鴻,說道:“此乃道醫入門之要籍,記載着道醫起源、陰陽五行與人體脈絡的關聯,以及諸多基礎醫理。你先在此潛心研讀,有不解之處,再來問我。”
飛鴻恭敬接過,坐在石桌前,小心翼翼地翻開書頁。書中文字古樸晦澀,配圖奇特,她時而雙眉緊蹙,時而展眉頓悟。
然而,飛鴻拜師的消息在道觀中傳開後,引起了不同的反響。一些年輕徒弟對她充滿好奇,主動與她交流,分享自己在道醫學習中的心得。其中一位名叫子軒的年輕徒弟,熱情地對飛鴻說:“聽聞你醫術精湛,以後還望多多交流,說不定能讓我也有所長進。”飛鴻微笑回應,謙虛地表示自己還有許多要學習的地方。
但也有一些徒弟心懷嫉妒,在飛鴻學習的過程中暗中使絆。一日,飛鴻按照于吉的吩咐去藥圃采摘特定時辰的草藥,卻發現草藥被人提前破壞。飛鴻雖心中氣憤,但并未聲張,她冷靜地尋找替代品,并憑借自己對草藥的了解,成功完成了任務。通過這件事,飛鴻不僅展現出了自己的機智與應變能力,也讓那些暗中使壞的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