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張昭還暗中安排人在飛鴻獲取藥材的途中設置障礙。當飛鴻派去采買藥材的下人經過一處必經的窄巷時,突然有幾個大漢故意尋釁滋事,攔住去路,導緻藥材無法及時送達。飛鴻得知後,心中笃定,必有奸人蓄意作祟。他沒有直接與這些人沖突,而是悄悄派人去調查背後主使,同時,他憑借對府中現有藥材的熟悉,巧妙地調整治療方案,保證病人的治療不受太大影響。
周瑜得知府中異樣後,不動聲色地展開調查。他的親信們暗中四處打探消息,從下人的閑言碎語中收集線索,又在謠言傳播的各個節點仔細排查。親信們将收集到的信息秘密傳遞給周瑜,經過一番抽絲剝繭,周瑜迅速鎖定張昭為幕後主使。
周瑜深知張昭并非心胸狹隘之人,他這麼做是出于對江東理念的堅持與擔憂。于是,周瑜選擇在一個深夜,邀請張昭至府中幽靜的花園。月光如水,灑在二人身上。周瑜開門見山:“子布(張昭字子布),我知你對飛鴻之事有所疑慮。但如今江東初定,百業待興,道醫之術雖非正統,卻也有其獨到之處。若能為我所用,未嘗不是造福百姓之舉。你我皆為江東大業,還望能放下成見,一同助力此事。”
張昭面色凝重,微微皺眉,眼神中滿是糾結,沉思片刻後說道:“公瑾,我并非無端針對那陳飛宏。早年我親眼見過類似的邪術蠱惑百姓,實在心有餘悸。道醫之術,向來詭秘,我恐其誤人子弟,更恐其擾亂江東風氣。董奉雖也是道醫,但行事低調,飛鴻若像于吉那般張揚,恐生禍端。”
周瑜目光誠懇,眼神中透着堅定,拍了拍張昭的肩膀:“子布所言有理,但不妨給飛鴻一個機會。若他真能治好病人,或許能證明道醫也有可取之處。屆時,再做定奪不遲。”
張昭微微點頭:“既如此,且看這陳飛宏能否創造奇迹。”然而,張昭心中依舊充滿掙紮,他既擔憂道醫影響江東,又顧慮周瑜的态度以及江東大業,不知自己的堅持是否正确。表面上,他與周瑜達成了共識,可暗中卻更加留意飛鴻的一舉一動,謀劃着下一步動作,隻是他的行動極為隐秘,讓人難以察覺。
經飛鴻日夜鑽研與精心調理,病人病情逐漸起色。原本蒼白面色泛起一絲淡淡的血色,氣息也平穩了許多,不再像之前那般急促微弱。飛鴻心中稍松,但深知未到放松之時,仍需謹慎對待後續治療。
孫策聽聞府中謠言後,心中暗自留意此事。他雖未公開表态,但暗中安排親信觀察飛鴻的治療過程。當得知病人病情好轉,他心中雖有疑慮,對飛鴻醫術也有了幾分認可。他再次召見飛鴻,看着眼前看似文弱卻充滿堅韌的年輕人,語氣緩和了些:“三日期限未到,病人便能好轉,看來你确實有些本事。但這還不夠,繼續用心治療,若能徹底治愈,本公定有賞賜。”
飛鴻趕忙躬身行禮,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但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神色保持鎮定,說道:“多謝主公,飛宏定當全力以赴。”
盡管周瑜與張昭暫時達成共識,但張昭心中對飛鴻的疑慮仍未完全消除。他暗中密切關注着飛鴻的一舉一動,心中暗自思忖:“這陳飛宏雖暫時讓病人病情好轉,但道醫之術終究難登大雅之堂。待病人痊愈後,我需尋個恰當的理由,讓主公看清道醫的真面目。”
而飛鴻在經曆了此次謠言風波與藥材受阻事件後,也察覺到府中複雜的人際關系。他深知,僅僅治好病人還遠遠不夠,往後行事需更加謹慎。他開始留意身邊人的言行舉止,學會巧妙地應對他人的目光與質疑。比如,他會在閑暇時與府中的下人交流,以謙遜溫和的态度向他們請教府中的規矩,同時也趁機展示自己治病救人的決心和誠意,逐漸化解一些人的誤解。
在此期間,府中的一位正統醫者聽聞飛鴻以道醫之術治療病人,心中頗為不屑,便主動邀飛鴻進行一場關于醫術理念的探讨。飛鴻欣然應允。在讨論中,正統醫者秉持傳統觀念,對道醫之術多有質疑,飛鴻卻不卑不亢,以自己的所學和實踐經驗,詳細闡述道醫的理念與優勢,令在場衆人對道醫有了新的認識。經此一事,飛鴻對道醫理念的堅守更加堅定,同時,他也意識到,要想讓道醫在江東立足,需讓更多人理解和認可。
周瑜看到飛鴻的這些變化,心中對他的欣賞又多了幾分。閑暇時,周瑜不僅會與飛鴻開些玩笑,展現出幽默風趣的一面,還會與飛鴻一同探讨江東局勢。面對困難時,二人更是并肩作戰。有一次,府中突發狀況,病人病情出現反複,且有謠言稱是飛鴻治療不力所緻。周瑜與飛鴻一同應對,周瑜憑借其智謀穩定住府中人心,飛鴻則全力投入救治,最終成功穩住病人病情。通過這些經曆,二人之間的默契和信任愈發深厚。
而張昭在暗中觀察飛鴻的過程中,也逐漸發現飛鴻與于吉的不同。飛鴻專注于治病救人,并無蠱惑人心之意,這讓張昭内心開始産生動搖,隻是他多年的觀念難以輕易改變,仍在猶豫是否要改變對飛鴻的看法。
在這暗流湧動的孫策府中,飛鴻依舊面臨着諸多未知的挑戰,而他與周瑜之間的默契,也在這一次次的風波中逐漸加深,同時,他與張昭之間微妙的關系變化,也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