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風雲際會,暗流湧動
自孫策做出處罰決定後,飛鴻爺爺便深知無力回天。離别的那日,鉛灰色的雲層沉甸甸地壓着,仿佛随時都會落下淚來。
飛鴻緊緊攥着爺爺的衣角,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帶着哭腔道:“爺爺,您這一走,孫兒可怎麼辦啊……”爺爺顫抖着擡手,輕撫飛鴻的頭,眼中滿是不舍與慈愛:“飛宏啊,爺爺能留得性命已是萬幸。你在軍中要好好表現,莫再惹事,早日贖清罪過。”
周瑜見此場景,心中泛起酸澀,上前輕聲安慰:“老丈放心,飛宏在軍中我會多加照拂,隻要她努力立功,前途依舊光明。”爺爺感激地看向周瑜,深深作揖:“大都督,犬孫就托付給您了,若不是您在主公面前美言,我們哪還有活路。”周瑜趕忙扶起爺爺:“老丈言重了,飛宏本就無辜,我自會盡力護她周全。”
爺爺被帶走後,飛鴻陷入無盡悲傷與迷茫。她手指受傷,雖經調養仍未痊愈,無法寫字拉弓。周瑜常來安慰鼓勵:“飛宏莫急,養傷需循序漸進,待傷勢痊愈,以你的天賦定能在軍中大展身手。”
在周瑜關心下,飛鴻安心養傷,積極鍛煉。日子一天天過去,她的手指逐漸康複,終于能再次握筆拉弓。
傷愈後,飛鴻正式入伍。她憑借紮實箭術基礎,在訓練中嶄露頭角。東吳軍隊對弓箭手訓練系統且嚴格,飛鴻很快熟悉軍中規矩流程。
周瑜與飛鴻相處漸久,情誼深厚。戰前,周瑜會手持地圖,以他一貫的沉穩語調為飛鴻講解戰術:“此次作戰,敵軍側翼薄弱,此處地勢開闊,利于你發揮箭術優勢,尋機重擊,打亂他們陣腳。”飛鴻認真聆聽,目光堅定:“多謝公瑾兄指點,我定全力以赴。”訓練間隙,飛鴻會貼心為周瑜準備茶飲,她細心地拂去茶盞上的微塵,遞到周瑜手中,二人默契漸生。
有一次,周瑜在訓練中不慎受傷,飛鴻心急如焚,親自為他處理傷口,眼神中滿是關切與擔憂,這一細節更是加深了兩人之間的情誼。
飛鴻女扮男裝,身姿挺拔,拉弓射箭時英氣十足。一次夕陽西下,餘晖灑在訓練場,給飛鴻的身影鍍上一層暖橙色光暈。她專注練習,每一次拉弓肌肉線條起伏,彰顯力量與美感。周瑜在不遠處靜靜看着,眼神滿是欣賞與關切,微風拂過,他不禁看得癡了,心中泛起别樣情愫,卻深知亂世中情感隻能深埋。
然而,這一切被孫策看在眼裡。一日,孫策将周瑜喚至跟前,面色凝重,在營帳中來回踱步後說道:“公瑾,你與飛鴻走得太近了。你乃江東肱骨之臣,一舉一動關乎江東興衰。飛鴻爺爺盜圖,雖被脅迫但仍是背叛。飛鴻與他關系緊密,難免不受牽連,莫要被她利用壞了江東大業。”
周瑜心中一凜,立刻單膝跪地,誠懇地說道:“主公,飛宏生性純良,此次是受害者。我與她相處多日,深知她對東吳并無二心,不會背叛。她箭術精湛,可為江東增添戰力,若因猜疑而錯失,實在可惜。”孫策眉頭緊皺,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悅,停下腳步厲聲道:“公瑾,你怎如此執迷不悟?江東基業來之不易,容不得閃失。你與飛鴻交往過密,傳出去恐生事端,動搖軍心,怎能因私情置大局于不顧?”
周瑜面色不變,語氣堅定:“主公,周瑜對江東一片赤誠,絕無私心。飛宏之才,若能為東吳所用,定能助力主公成就大業。周瑜願以性命擔保,她不會做出有損江東之事。”
孫策神色稍緩,長歎一聲,走到周瑜身邊,扶起他道:“公瑾,我明白你的心意。但此事非同小可,你需謹慎。若飛鴻能一心為東吳效力,我自不會虧待她。你也要警醒,莫讓情感蒙蔽雙眼。這江東的萬裡山河,容不得絲毫疏忽。”
随後,孫策派人喚來飛鴻,目光冷峻地審視着她,片刻後緩緩說道:“飛鴻,你在軍中的表現我看在眼裡。但你爺爺的過錯是東吳的傷疤。公瑾對江東至關重要,你莫要妄圖攀附,若有不軌之心,定不輕饒。”飛鴻心中委屈,眼眶泛紅,毫不猶豫地跪地說道:“主公明鑒,飛鴻對東吳忠心耿耿,對周都督隻有感激,絕無其他想法。飛鴻願以死明志,為東吳效力,贖爺爺的罪過。”孫策微微點頭,神色稍有緩和:“希望如此,你好自為之。”
經此一事,飛鴻心中憂慮無奈。她深知身份敏感,與周瑜的情誼讓她兩難。既感激周瑜,又擔心給周瑜帶來麻煩,更怕影響周瑜與孫策的關系。此時,橫江戰事又起,孫策決定親率大軍出征。戰前,他召集衆将,手持令箭,目光如炬,聲音洪亮地說道:“橫江乃戰略要沖,曹操妄圖以此滲透我江東,此次務必拿下橫江,挫敵銳氣!”他詳細部署戰略,手指在地圖上精準點劃,分析敵軍弱點與我方應對之策,周瑜在旁适時補充建議,二人配合默契。飛鴻以弓箭手身份随軍前行。
戰鬥打響,喊殺聲似雷霆般震得人耳鼓生疼,濃烈刺鼻的硝煙如厚重的迷霧般彌漫在戰場上空。東吳軍隊如潮水般湧向橫江城,城上曹軍憑借高大堅固的城牆與強弓硬弩拼死抵抗,戰局瞬間陷入膠着。曹軍弓箭手不斷向下傾瀉箭雨,利箭帶着尖銳的呼嘯聲飛射而下,東吳軍前進受阻,士兵們有的面露恐懼,有的咬牙堅守,鮮血染紅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