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城風雲起,東吳展鋒芒
晨曦初綻,那微弱的光芒似不屈的勇者,奮力穿透厚重晨霧,輕柔地灑落在東吳營帳之上。營中已然一片忙碌之景,士兵們在将領的指揮下,精神抖擻地進行着最後的戰前準備。打磨兵器的“霍霍”聲,仿佛是即将奏響的戰歌前奏;戰馬的嘶鳴聲,似在宣洩着對戰鬥的渴望;将領們的呼喝聲,如同洪鐘般響徹營地,交織在一起,為這場即将到來的大戰,渲染出濃烈的緊張氛圍。
孫策身披戰甲,身姿挺拔地立于營帳前。那戰甲在晨光的映照下,閃爍着冰冷且懾人的光澤,仿佛在訴說着即将到來的厮殺。他目光如電,堅定地望向皖城方向,深邃的眼眸中透着志在必得的決然,恰似那即将劃破長空的利劍。周瑜邁着沉穩的步伐,快步趨前,拱手作揖,神色恭敬且嚴肅地禀道:“主公,諸事俱已籌備妥當,隻待主公一聲令下,我軍便可即刻出兵,直搗皖城。”孫策微微颔首,下颌線條堅毅如鐵,他下意識地緊握腰間劍柄,那有力的手掌仿佛能賦予寶劍無盡力量,随後沉聲道:“好!今日定要讓那劉勳明白,皖城絕非他能長久盤踞之地。我江東兒郎,定要在皖城揚威立萬!”
一聲令下,東吳大軍如洶湧潮水般迅速開拔。孫贲、孫輔領八千精兵,仿若暗夜中的鬼魅,借着彭澤一帶複雜的地形,悄然潛行至彭澤,成功截斷劉勳退路。孫策與周瑜則親率兩萬精銳,果斷棄舟登岸,向着皖城急速奔襲而去,那氣勢,宛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
行軍途中,隊伍疾行如風,馬蹄揚起的塵土在身後彌漫,恰似一條蜿蜒奔騰的黃龍,滾滾向前。士兵們士氣高昂,步伐堅定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勝利的征程上,皆懷揣着必勝的信念。此前,周瑜精心布局,派遣細作在皖城周邊布下重重迷陣。細作先是巧妙地在劉勳軍營附近的村落中,與那些和劉勳軍中常有往來的商販、流民接觸,有意無意地提及上缭諸縣富足無比,且山賊正欲劫其糧草之事。為了讓這消息更具可信度,細作們煞費苦心,巧妙僞造了山賊往來書信,故意讓劉勳細作截獲。書信中詳細謀劃劫糧路線與時機,特意将劫糧地點選在劉勳一直夢寐以求染指的上缭要道。同時,在書信中留下些許看似無意的破綻,比如提及的山賊人數與當地傳聞略有出入,劫糧時間與當地節氣習俗稍有沖突。這些破綻看似微小,卻恰好契合劉勳貪功且多疑的性格。劉勳得到書信後,反複權衡,内心糾結萬分。他招來謀士商議,謀士們看法不一,有人勸他小心有詐,莫要輕舉妄動,此乃陷阱的可能性極大;有人則認為這是擴充勢力、獲取糧草的絕佳機會,不可錯過,畢竟上缭的财富近在咫尺。劉勳在貪念與疑慮之間反複掙紮,最終,在貪功的強烈驅使下,決定親自率軍去圍剿所謂“山賊”,隻留部将堅守皖城。
東吳這邊,細作日夜緊盯劉勳動向,待确認其中計、皖城兵力分散後,快馬加鞭傳信于孫策與周瑜。二人得知時機已到,相視一眼,眼神中皆透着興奮與果斷,遂催動大軍,加速前行。
當東吳大軍如神兵天降般出現在皖城之下時,城中守軍頓時亂作一團。皖城守将站在高大險峻的城牆上,望着如潮水般湧來的東吳大軍,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如紙,仿佛被抽去了所有血色。他深知皖城如今兵力空虛,心中懊悔不已,卻也隻能強作鎮定,匆忙指揮守軍抵抗。
孫策一馬當先,手中長槍揮舞,恰似蛟龍出海,銳不可當。他高聲呼喝:“将士們,随我破城!今日定要踏平皖城!”那聲音如同雷霆般在戰場上空炸響,激勵着每一位東吳士兵。周瑜則在後方從容指揮,神色鎮定自若,有條不紊地調度着攻城事宜,猶如一位掌控全局的弈者。此時,天空中烏雲漸漸聚集,如墨般濃重,一場暴雨似乎即将傾盆而下,為這場戰鬥更添幾分肅殺之氣。戰鼓擂動,如天際悶雷,喊殺聲震天,似要沖破雲霄。
東吳士兵們架起雲梯,奮勇攀爬。劉勳軍在城牆上拼死抵抗,箭矢如雨點般密集落下。不少東吳士兵不幸中箭,慘叫着從雲梯墜落,鮮血瞬間染紅了身下的土地,但後續士兵毫不畏懼,依舊如潮水般繼續攀爬,那前赴後繼的身影,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他們破城的決心。
劉勳軍又以巨石、滾油砸下,妄圖阻止東吳進攻。巨石裹挾着千鈞之力呼嘯而下,砸在雲梯上,木屑飛濺;滾燙的滾油潑灑,所到之處一片凄厲慘叫。東吳士兵們靈活躲避,用盾牌抵擋,有人還以弓箭還擊,壓制城上曹軍。然而,狂風突然大作,那狂風猶如一頭暴怒的猛獸,肆虐着戰場。使得東吳士兵射出的箭矢方向偏移,攻城節奏一度受阻。
周瑜見狀,立刻敏銳地做出反應,他目光如炬,迅速派人通知各隊調整戰術。他高聲呼喊,聲音蓋過狂風的呼嘯:“利用風勢,弓箭手集中火力壓制城牆上左側的敵軍,為攀爬雲梯的兄弟們創造機會!”同時,他又指揮弩箭手變換位置,尋找最佳射擊角度,務必給城上敵軍最大的打擊。
孫策也親自帶領一隊精銳,冒着危險靠近城門,試圖尋找機會破門。他身先士卒,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穿梭在敵軍的箭矢之間。就在這時,皖城守将想出一條計策,他讓士兵們推出數架投石車,向着東吳大軍密集處投擲巨石。一時間,巨石如流星般落下,東吳軍中一陣混亂,不少士兵被砸中受傷。凄厲的慘叫和沉悶的撞擊聲交織在一起,讓人心驚膽寒。
孫策見此情景,大聲呼喊:“将士們莫慌!分散開來,莫要聚集!”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如同洪鐘般在戰場上回蕩,給慌亂中的士兵們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同時,他迅速指揮手下将士用盾牌組成防禦陣形,緩緩向前推進。那盾牌組成的防線,猶如一座移動的堡壘,堅不可摧。周瑜迅速調整策略,命令弩箭手集中攻擊劉軍投石車。弩箭手們全神貫注,瞄準目标,萬箭齊發。經過一番激烈交鋒,劉勳軍投石車被成功摧毀,巨大的投石車在箭雨的洗禮下,轟然倒塌,揚起一片塵土。
孫策一槍挑落一名劉勳軍将領,振臂高呼:“我軍英勇,何懼此敵!破城之日,論功行賞!”在他的鼓舞下,士兵們士氣大振,愈加勇猛。狂風漸漸停歇,天空中豆大的雨點開始落下,地面變得泥濘不堪,但這絲毫沒有阻擋東吳士兵的進攻步伐。他們在雨中奮勇厮殺,雨水混合着血水,流淌在戰場上。
東吳的工兵們趁着混亂,冒着箭雨,艱難地将攻城槌推到城門下。随着一聲聲有節奏的呼喊,攻城槌一次次撞擊着城門,城門發出沉悶的響聲,木屑飛濺。城上的劉勳軍見狀,試圖用火箭點燃攻城槌,周瑜早有防備,指揮士兵用事先準備好的濕布覆蓋攻城槌,使其無法被點燃。那濕布在雨中濕透,緊緊地包裹着攻城槌,如同給它穿上了一層堅固的铠甲。
經過一番苦戰,城門終于被攻破,東吳大軍如猛虎入羊群,湧入城中。劉勳軍雖做困獸之鬥,但已無力回天。城中展開了激烈的巷戰,東吳士兵們憑借着高昂的士氣和出色的戰鬥技巧,逐步肅清城内的劉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