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華憋着一口氣拼命的學,怎麼做大鍋飯,怎麼又快又好的操持家務。江大海也懂上進,他知道糧食,錢都不是省出來的,重要的是賺。他帶着弟弟妹妹開墾荒地想多種點糧食。
二弟是讀書的料就供他讀,三弟打工,四妹由溫華照顧着想尋個好人家。一家人都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日子熱熱鬧鬧的過着。
江木森就是在這樣的時間出生了,兩家父母都開心極了。溫華的母親雖然不說但心裡還是止不住的為女兒開心。
兒子可是能為女兒省不少事。
這點江大海從不否認,從始至終他都想要一個兒子。因為對家人重視,江大海吃過很多苦,他不敢想象沒有自己那弟弟妹妹會是什麼樣的生活,弟弟能不能擔起責任保護更小的弟弟妹妹。
還有一個就是老生常談的“養兒防老”。現在網上一提到這個就是滿屏的辱罵抨擊。其實在江大海那一輩是确确實實存在的。
哪家人有兒子,把姑娘嫁出去後專心補貼兒子,最後養老找女兒,村子裡的閑話罵的難聽極了,他們都沒有勇氣走出門。
“這兒子和沒生有什麼區别,他們還敢找小麗,小麗的婆婆就差拿掃把把他們趕出來了。”
“就是,全村哪個養兒子活成他們這樣,讀書不行打工賺錢也不行,就等着吃姑娘的呢,一把歲數活這麼大了一點都不懂事。”
“就前段時間,他們鄰家姑娘林紅剛和婆家吵完回來,她哥哥林虎就安排嫂子照顧,自己一個人就去給妹妹讨公道了。”
“還是教育不行,現在外面都說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看看以前林虎他爸多狠,現在都說是封建糟粕,我看老祖宗的話就沒問題,‘棍棒底下出孝子’嗎。”
“小麗當初學習那麼好,一看就是有出息的,要是他們有心供小麗讀書,直接頂替兒子辦個招贅肯定日子也不錯。”
“可不是,之前不如小麗那個人讀的時間長,直接分配工作了,人各有命,他們就是活該。就說招贅當初多容易啊,咋們村人多生産能力強,那些山裡不方便的村哪個不想留咋們這裡。”
江大海很認同這樣的話,生兒子隻是基礎好好教育江木森,才能做到以後保護弟弟妹妹,不然他也是那些人口中不懂事的老糊塗。
沒過幾年江蕊出生,江大海實現了自己兒女雙全的美夢,工作更賣力了。
南霖政策下來的時候,江木森還在上初中,江蕊在上小學。江大海決心出去闖一闖和溫華商量,兩人都對未知的城市抱有恐懼,一拍即合第一年誰也不帶。
第二年,江大海已經見證了很多人的成功,他跟着很多貴人做事,終于成長起來,想要自己單幹。
但是溫華不幹了,她想留在北林照顧家人,留守兒童容易和父母有隔閡,溫華打一年工就知道了。她和江大海吵了一架,要麼她留下來,要麼四個人一起走。
溫華一直都有自己的主見,南霖太遠了,一家之主的江大海又如何呢,人生地不熟的都會不适應。她第一年主動跟着江大海出去了。
江大海争氣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和生意夥伴,溫華相信他有能力繼續下去。她要照顧孩子,不能再離開他們了。
心中不快的江大海坐在老家門口,他快要出發了,也想鼓動溫華一起。乖巧的江蕊追出門口要江大海給她買一個放在天上的氣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