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二皇子三皇子小時候有私仇,兩人年紀相差兩歲,卻是一起上的學。
三皇子有賢妃教導,自小就表現聰慧,擅長詩書,比二皇子小兩歲,還一同入學,關鍵是,在課業表現的比二皇子更優秀。
而二皇子身體更好,武力值更強,文課比不上弟弟,就使勁在武課上找回場子,時常把他打得鼻青臉腫。
三皇子很委屈,向皇帝和賢妃告狀。
賢妃讓他忍,皇帝訓誡了幾次二皇子,但二皇子非但沒改,反而變本加厲了。
當時朝廷事情多,太子又正是上學的關鍵期,皇帝的大部分心思都在長子身上,哪裡顧得上這兩個小的。
于是三皇子越告狀,二皇子打得越兇,就這樣兩人結下了梁子。
此後三皇子一直繞着二皇子走,處處退讓,表現得恭順,但内心讨厭死了這個二哥,隻是被壓着時間久了,不免積怨。
這不,一有機會,便直接爆發了。
他看似說給二皇子留下一命,不要追究二皇子親眷,其實比太子還狠。
太子隻是想殺了二皇子,對二皇子府的女人孩子,那是一句沒提。
反觀三皇子呢,明晃晃要求皇帝對親侄子侄女下手,既蠢鈍又毒辣。
四皇子不信這之前賢妃沒有向他交代要怎麼表現,但三皇子從小到大被壓得太狠,一朝爆發,便直接不管不顧了。
他歎息一聲,知道事情要壓在自己身上了。
果然,皇帝對三皇子的發言直接略過,就彷佛沒這個人,也沒聽到他說過話,直接詢問道,“老四,你認為你二哥該殺嗎?”
這都說‘二哥’了,他還能怎麼辦?
四皇子跪下磕頭,“請父皇息怒,二哥縱然犯下大錯,但上天有好生之德,留下他一條性命為死去的考生贖罪吧。”
“哦?你這話倒是有趣,”皇帝冷笑,并不滿意他的表現,直接冷嘲熱諷,“他犯下大錯,非死不足以贖罪,沒聽到你太子大哥說的嘛,人必須死,否則對不起那些考生,對不起天下蒼生!這天下蒼生的安穩,這大乾朝的安穩,要我一個兒子去死才能安穩呢,他不死,大乾朝就要亡了!”
最後這句話,幾乎是憤怒地喊出聲,帶着濃濃的失望和痛恨。
“兄弟相殘,狼子野心,毫無仁慈之心,朕生下你們這一群禍害,大乾朝才是真的要完,這整個天下,朕才是那罪魁禍首,罪孽深重!朕看朕直接下罪己诏好了,要不是朕德行有虧,貢院怎麼會起火,考生怎麼會出事,一切都是朕的錯,朕就不該坐在這個位置上,朕不配!你們是不是這個意思,啊?”
“噗通噗通噗通!”
所有人都吓傻了,連連磕頭,“皇上息怒啊,皇上!”
他們怎麼也沒想到,皇帝居然會發這麼大的火,甚至口口聲聲都是他的錯。
皇帝這是責怪自己嗎?分明是罵他們這些大臣狼子野心,逼迫皇帝。
他們吓得面無血色,整個人都麻了。
這是十多年來,皇帝第一次如此失态,如此怒不可遏,幾乎到了暴怒的程度。
所有人都被吓的戰戰兢兢,生怕下一秒,皇帝就要大開殺戒。
四皇子趴跪在地上,一臉的灰白喪氣。
他就知道會這樣!
太子是儲君,皇帝生氣不會朝他發作。
三皇子沒腦子,做錯了事皇帝依舊愛護。
五皇子是寵妃之子,老六就更不用說了,是真心疼愛的兒子。
唯有他,似乎從來不是那個人的兒子,是他選定扶持太子的工具人,對他無一絲一毫的慈父之心。
如今這麼大的罪,也要扣到他身上,兄弟相殘,呵,到底是誰兄弟相殘啊!
四皇子閉了閉眼,頹然開口,“回父皇......”
“回父皇!”這時,一道清亮的聲音打破了朝堂的恐慌求饒聲,也蓋過了他的頹敗頂罪聲,“此事有蹊跷,我認為二哥是被冤枉的,不該早早結案,請父皇徹查,早日揪出真正的幕後兇手,還二哥一個清白!”
頓時,全場皆驚!
所有人心裡都覺得不可思議,真的有人在皇帝都蓋棺定論下,還提出反對?
六皇子,當真是好膽識!
“蕭承軒,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皇帝的怒氣被打斷,臉皮不自然的抽搐,聽到六皇子的話,一字一頓道。
那語氣裡明顯帶了怒氣和警告,雙眼死死盯着他,讓他适可而止。
皇帝确實不想處死二皇子,但又不想在朝廷上太過給太子沒臉,就想讓其他兒子求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