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看到女兒欣喜的模樣,她也跟着高興起來,額頭的‘川字紋’松開,她并沒有讓燕兒去接那木盆,隻是自己端着推門進屋了,一面溫柔的調笑并從懷中掏出一塊巴掌大的油紙包:“就知道你是個饞嘴的貓兒。”
李燕兒這會可管不着娘怎麼說她,一改方才大方穩重的做派,像個小尾巴似的跟着周氏進屋,叽叽喳喳的問周氏究竟買了什麼肉。
傍晚,燕兒大快朵頤,幾乎撐的走不動路,雖然隻有四分之一的雞身,但實在是太美味了。烤的酥脆的油皮上撒了細細的調料,一口下去,香氣撲鼻,滿口流油。
就着這肉她可比平時足足多吃了半碗米飯,而平常總是嚴厲管教她的娘親,這次隻是含笑看着她,什麼也沒說。
夜晚,燕兒在娘的懷抱裡,嘴裡好像還留着炙雞的味道,她滿心歡喜,心想如果天天都能吃肉就好了,漸漸沉入甜夢……
周氏卻久久不能睡着,借着月光,她看着女兒白嫰嫩的小臉,小嘴還噙着微笑,時不時吧唧一下,像是夢裡也在回味吃肉的感覺。
她憐愛的點點燕兒的小鼻頭,忍不住默默祈禱,希望明天一切順利,但願使出去的錢财有些作用,二老爺身旁有人提點,讓他不至于忘記曾經的諾言,待燕兒能有幾分情面。
她的思緒控制不住的飄向三年前,隔壁的李娘子驚慌失措闖進門來:“春娘,你男人要不行了,快去……”
記不清究竟是如何度過混亂的那天,隻記得丈夫被幾人慌手慌腳的擡進家門,躺在床上奄奄一息,時不時便吐血暈倒,換了幾位醫師都沒有作用,如此三天,人就去了,她便沒有了丈夫,燕兒失去了父親……
周氏每每回想起那一幕都悲傷的不能自抑,喪夫之痛何止剜心,她眼角淌下兩行清淚,如果能換,她不要燕兒進府她要選丈夫歸來,但沒有如果……她強迫自己閉上雙眼,不要再去想,現在燕兒的事情是最緊要的,她得撐住了。
翌日清晨,天剛蒙蒙亮,周氏牽着燕兒等在角門旁。不多時,角門打開,出來一個兩鬓斑白的老婦人,她嘴角有兩道深深的向下紋路,頗為嚴厲的樣子,燕兒看了一眼,心裡就有點發慌。
然而再心慌,在老婦人跟周氏互道萬福之後,她們簡單交流了幾句,周氏示意燕兒上前去打招呼的時候,她還是乖順的、甜甜的喊道:“黃媽媽萬福。”配合上天真無邪的笑容和标準的萬福禮,在外面一直是無往不利。
黃媽媽也不能免俗的揚了揚嘴角,誇了句:“是個齊整的丫頭。”便點頭側身示意燕兒跟着她走,燕兒這才有了離别的實感,出生至今,她從未與娘分開過。她回頭望着周氏,像舍不得離巢的雛鳥。
周氏沒有睡好,雙眼滿是紅絲,眼裡忍不住泛了淚光,燕兒一見鼻頭也酸了,幾乎要哭出來:“娘……”
她想說自己不想進府,自己不稀罕什麼高宅大院,隻想和娘在一起,可她知道周氏一定不肯,所以還是癟癟嘴,帶着哭腔承諾:“我會好好的,你在家裡也要好好的。”
黃媽媽看慣了小丫鬟們離家之時表現,并不動容,但看在收了周氏孝敬的份上還是安撫道:“府裡每一旬會放一天假,屆時你就可以回家了。現在就先跟着我進府去吧,别讓二太太等。”
“燕兒,去吧。”縱然不舍,但已經到了這一步,周氏隻能對燕兒投向鼓勵的目光,相信她能做好。
燕兒在黃媽媽身後緊緊跟着,一起進了角房。
黃媽媽做事頗為嚴謹,一路上路過哪位老爺太太的院子,都會略微提點幾句。
燕兒初到新地的心慌慢慢在黃媽媽有條不紊的介紹中有所緩解。
她有心認真記着黃媽媽所說的話,娘常跟她說,她不是府裡的家生子,好多事情她都要重頭學起,一定要多學多聽多看,這樣才會讓主子看重。
徐府因着老太爺、老太太還在,因此并未分家,嫡出庶出一共有四位老爺,二老爺二太太所住的止風院是徐府的正院,除此之外她們還路過了大老爺大太太的定波院、四老爺四太太的聽雨院。
穿過衆多連廊小路,一直走到一處垂花門,門外用金漆描了副對聯。燕兒不識字,不知道寫的什麼,隻覺得看上去就氣派,一派書香人家的氣勢。
門内有兩個年紀不小的仆婦把門,她們穿着褐色的衣衫,頭發梳的一根不落。
兩個婆子似乎認得黃媽媽,問也沒問就口稱萬福放兩人進去了。
燕兒雙手握緊回了禮,黃媽媽則隻道了句萬福。
止風院是徐府最大的院子,東西兩側各有連排的廂房,兩側角落裡是下人住的耳房。
燕兒一進院子前坪,就被眼前的陣勢驚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