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勝天半子【群像權謀】 > 第71章 掊鬥折衡(一)

第71章 掊鬥折衡(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同日,北梁賦陽宮。

陸晁前一夜收到探子遞來的消息,當晚就被元衡叫進了宮,二人徹夜長談。天明時分,内侍怕誤了上朝的時辰,進來叫時,呈上了朔州的戰報。

朔州守軍甯死不降,七百人苦守城門三日,最終被姚康的軍隊全滅。

這封信,是在所有人都死後才被送出來的,落款處更是加上了姚康的私印。

這不是一封簡單的軍報,更像是姚康的挑釁。

“諸卿都看看吧。”

元衡坐在上位,内侍手捧着那份染了血的軍報從朝臣面前緩緩走過,凡是看到的人無一不怒目圓睜。這一筆,算得上北梁建國以來最慘痛的教訓。

“各位可有話說?”

元衡沒有表露自己的情緒,可站在階下的陸晁知道他在想什麼。

整整一夜,元衡不知折斷了多少筆,那些寫好的诏書寫了又撕,撕了又寫,陸晁沒有見過那樣的元衡。

當元衡召自己進宮時,陸晁心裡拿不定主意,他不知道元衡是因為林均許還是因為東亭。而昨夜元衡隻字未提林均許,隻與陸晁對着地圖商議了半天。

說實話,起初的陸晁不明白元衡的心思。他明明什麼都知道,可他還是選擇這樣做,陸晁覺得元衡在下一盤大棋,可那盤棋上少了相和将。

可也正因為少了将和相,陸晁恍惚間洞悉了一切。

元衡的籌謀,是破釜沉舟,他将陸林兩家摘出來,為的是給這北梁尋個兜底的人。

元衡是信任陸晁的,這毋庸置疑,但是信任到什麼程度,他又想要用這份信任做些什麼,陸晁想不明白。林均許讓他按兵不動,讓他逆來順受,他應下了,至于其他的,他也賭一賭這信任的重量。

“禀皇上,依臣愚見,今日東亭雖死灰複燃,但仍不足為懼。若說怕,倒是南魏應當更怕些。十年前割肉飼虎之仇,想必姚康還沒有忘。”

孔肅向前行進一步,待他言畢,朝堂上贊許之聲依稀可見。

“那孔大人是主張鹬蚌相争?”

“正是。”孔肅應答,“如今南魏雖較十年前安健,可垂垂老矣之态難掩半分。若說南北之争最好的時機,當就是此時,東亭起勢,更是天助我北梁。臣主張以靜制動,适當放開東亭的風筝線,讓它與南魏彼此消磨,等兩國戰至最後,便是我北梁一統天下之時。”

孔肅的話點燃了沉寂的氛圍,那封軍報上的鮮血早就被抛之腦後。文臣三三兩兩應和着孔肅的主張,武将卻在一邊默不作聲。

“我瞧陸大人有其他想法?”

孔肅見元衡不說話,便将矛頭轉向了久不上朝的陸晁。陸晁今日邁進賦陽宮時便察覺到了危險的氣息,這麼多年在刀口舔血,他知道這是陰謀的味道。

“孔大人所言确實高明,老臣唯有心悅誠服。隻是,”陸晁上前一步,“孔大人如何确保在這過程中,東亭不會繼續收複其失地,繼而在我北梁的土地上煽風點火?”

陸晁說罷擡頭看了一眼元衡,可元衡若有所思的低着頭并沒有注意到他的動作。

“陸大人思慮周全,孔某也是佩服。可陸大人這麼多年行軍打仗,必定懂得一個道理,有得必有失。我們求的不過是一個得大于失。”

孔肅又朝前走了幾步,跪在殿中。

“皇上,今之時局是天賜良機,我北梁若想一勞永逸,萬不可錯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當日的東亭拿的艱難,我孔肅也為逝去的将士垂淚,可王朝天下得之不易,鮮血生命才能築起豐碑!”

不知是孔肅的豪言壯語真有如此效用,還是說昨夜未眠人不止賦陽宮的兩位,此時這朝堂上大臣一齊下跪,都來為孔肅助勢。

“陸晁,你若是與孔大人的主張相左,你可有更好的法子?”

元衡終于開口了,他半仰着頭,沒有理會跪到的一衆大臣。

“昌安營冬訓即将結束,屆時聯合南魏從南北兩側夾擊,定能将東亭徹底消滅。”

“然後呢?打下來的地,該歸誰呢?”

陸晁說話時,元衡的目光沒有一刻離開他。昨晚他二人聊了許多,設想了許多可能,今日重現時,陸晁還是覺得歎惋。

“皇上,北梁也打不起仗了。”

陸晁低下了頭,他避開了元衡的目光,最後索性閉上雙眼,隻憑耳朵聽着四周的議論。

作為昌安營将領,陸晁無疑是将整個北梁的内裡剖開了,這是衆所周知的秘密,可不到直面之時,人們還是心存僥幸。

北梁建國不足百年,将國土擴張了三倍不止,甚至吞并了比自己更古老的國家。北梁的勢頭很猛,但是人總有打完的一天,仗卻永遠打不完。

北梁人骨子裡就是好鬥的,戰争飼養着他們的兵馬,亦或者說生命飼養着生命。可人總有老的一天,如今陸晁老了,打不動了,他想為北梁尋個新活法。

“皇上,僅以我北梁國土和兵力,是如今四國中最為強勢之存在。臣不求這天下當真能分割而治,隻論現在,再打仗于我北梁子民而言并非好事。沉疴舊疾尚在,縱使我們的兵馬刀劍能拿下這天下,可若守不住,便會有無數個東亭出現。”

陸晁的話字字錐心,他身後的武将隻餘歎息。他們是國家的締造者,他們能用血肉築起高牆,卻不能護住王朝千秋萬世。

“聽陸将軍此言,是在怪我們這些文臣不能治世?”

孔肅依舊跪在殿中,甚至連動作都沒有絲毫差别,陸晁歎氣道:“孔大人說笑,老夫就是年紀大了,沒了少年時的勇武。”

“可是陸小将軍正當年,此戰,許是他揚名立萬之機。”

陸晁沒有再應聲。他在入宮前收到了陸栖野寄回來的信,晏離鴻之事如今密不外傳,昌安營一切訓練如常。隻是陸栖川有些心神不甯,他覺得是自己逼走了晏離鴻。

對于自己這個大兒子,陸晁并沒有費太多心血,陸栖川是天生的良木,隻要尋着光便能生長的蔥郁茂盛。可陸栖川畢竟也是人,是人就會有曲折心腸,陸晁懂陸栖川的無力,也懂他的壯志難酬。

而陸栖川的壯志難酬,正是因為他知道陸晁是對的。他出生的時機不對,他終究難以成為像父親那般的英雄。陸晁是平世的功臣,到了陸栖川這裡,他隻可能是亂世的枭雄。

再有十日,重山軍營将拔寨去往滄州,到了那時,一切也将有了定奪。

陸晁回想起昨晚元衡對自己說的話。

“潼輝,若是朕的計劃落空,這北梁的擔子,就得你扛了。我是個自私的人,也是個自私的父親。我終究是欠你們陸家的。”

或許正是因為知道元衡的心願,陸晁才越發看不懂他。人到了陸晁這個年歲,要說怕,估計隻有生死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