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在國子監開小賣部 > 第1章 噫籲嚱

第1章 噫籲嚱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禍不單行,上月姚啟钊批閱課業時,竟被幾個浪蕩學生寫得狗屁不通的文章氣得一頭栽倒,幸好學子們及時擡到醫館才沒被閻王爺收了去,但此後腿腳不便,人也糊塗了起來。

這下好了,原主的天塌了,她看阿爺口角歪斜、拄杖難行,時常連她也認不得,恸哭數日後,平日裡懦弱卑怯的人竟毅然決然緊閉門窗,帶阿爺燒炭而死——這一切其實也是姚如意來了後自己推測出來的,原主留下的記憶裡,自盡那一日全是空白,她并不知當日究竟發生了什麼。

因為姚如意是在這滿室炭氣中陡然醒轉的。

當時她一醒來便咳嘔不止,筋骨癱軟,雖不知身在何處又遭遇了什麼,但她可是抗癌八年的勇士,求生意志極強,不僅手腳并用立刻拼死爬出去,喘了喘氣,一扭頭驚覺屋裡還有人在低低呻-吟,又憋氣咬牙爬回去将被熏得半昏迷的姚啟钊也拖拽出來。

事後回想起來,姚如意都不知自己怎會有那麼大的力氣。

想到這裡,門扇忽吱呀作響,進來個包頭巾的中年婦人。

“你既好了,便起來動動筋骨,整日窩在床榻上,像什麼樣子!”婦人見姚如意已能坐起身來,眼中閃過一絲厭憎,沒好氣兒道,“别總擺出一副哭喪臉,活像全天下人都該欠你的似的!你若能早些立起來,何至這般田地?罷了!我與你這榆木疙瘩說這些作甚,白費口舌。聽好了,我連着伺候你爺孫半月已是仁至義盡,今日我便家去了,你自求多福吧!”

眼前婦人正是原主的堂嬸伍氏,這些日子貼身照顧姚如意和姚啟钊的也是她。這人也是怪得很,嘴上恨她惡她,沒一句好話,但姚如意和姚爺爺卧床多日仍周身清爽,可見她照料得又很精心仔細。

這會子撩下話,見姚如意隻是沉默,她冷哼一聲便摔門而去了。

聽着遠去的腳步聲還有院門被人開啟又關上的聲響,姚如意深深呼出一口氣,那伍氏話雖難聽,但說得也不錯,如今她是該好生籌謀籌謀往後日子該怎麼過了。

她回身在床邊找到了一雙繡鞋穿上,又在床尾找到一套家常穿的衣裳,憑本能笨手笨腳地穿上。

姚家不大富裕,不,應當說精窮。原主的衣料都是最普通的細棉布,她今日穿的便是一身半舊的水蔥綠繡梅花對襟窄袖棉褙子,下頭系一條青色襦裙,梳個簡單的雙環髻,便算收拾好了。

這本書的故事背景設置在一個漏洞百出并不嚴謹的宋朝,作者可能寫的時候查資料查昏頭又或是不大聰明,所以也雜糅了些其他朝代的規制與風俗。

不過麼……姚如意有些尴尬地撓撓頭,她其實分辨不大出來,她因身體不好,從初中開始,學便上得斷斷續續,這算她最大的遺憾了。這也導緻她所有關于曆史的常識都來自于和外婆一起看過的各類古裝電視劇,或是生病後用來打發時間的網文小說,實在難以作為此生的生活依據。

她推門出去,便望見一個窄長形的小院子,小得一覽無餘:大概隻比成年人更高半個頭的磚石牆圍了四間半的房,一字形出前廊,人字形的灰瓦頂已有些破舊,地上鋪的水磨青石闆,已滿是裂隙。

圍牆是磚石堆砌的,縫隙裡都生了不少綠苔和雜草,顯然沒人得空去收拾。東邊牆下有一口很小很矮的圓井,井口蓋着圓木蓋子,上頭壓了隻拴着粗麻繩的木桶。

除此之外,再沒别的了。

如今天光已亮,院中擺了一張四方桌,兩張長闆凳,桌上有一盆熬得半稀的小米粥,一碟子醬瓜,兩張烙過頭有些焦的燒餅。這些應該是伍氏早上起來做的,她做飯的手藝很一般,似乎也因照顧兩個病人就足夠勞累了,實在沒什麼精神花心思在上頭,因為姚如意前幾日吃的也是這些。

時辰還早,姚爺爺也還沒起來,院裡靜悄悄的。

秋風稍來的,唯有隔壁鄰居家養的鳥雀在籠子裡振翅跳躍、叽叽喳喳的叫聲。

姚家能住人的就兩間房,正屋便是姚如意睡的那間,左廂房是姚博士的房間,右側是廚房。

屋後與圍牆之間還有窄窄的一條空道,角落裡有個上鎖的角門,旁邊加蓋了個柴棚,堆放些柴炭和半簍子煤餅——此時居然已有了煤餅,姚如意還吃驚地蹲下來看了半天,這煤餅扁圓,沒孔洞,是實心的,一塊大約一兩斤重的樣子,大小不一,瞧着像是用手捏的,但應當也有摻黃土增加黏性,否則不可能捏成這形狀。

有點子先進。姚如意還數了數有幾塊煤餅,大概還有二十幾餅,姚家這樣清貧的小官之家也能燒煤,那煤炭在汴京城應當已十分普及了。[注2]

這也算件好事。姚如意仰頭看了看天,如今秋老虎雖還威風着,但……有煤才好過冬啊。

她從屋後又繞到前院,靠近院門左側的牆根下還蓋了兩間低矮的小屋子,蓋像違章建築似的,裡面一間亂七八糟地堆放着雜物,另一間存姚爺爺的書、信件和一些積攢的舊文章,一箱箱地堆在那兒,算是姚家的庫房吧。

廚房門口有隻存水的大水缸,缸上也蓋了個木制圓蓋子,上頭搭着半個葫蘆水瓢。

姚如意又扭頭望了望那口小小的井,這大概是這座小院裡最令她滿意的設施了。家裡有一口井,洗衣做飯可方便多了。

她想着,先去打水洗臉。竈台上擱了幾支豬鬃毛的木柄刷牙子,斜插在竹筒裡。牙粉也有,打開陶罐子,一股薄荷冰片的味兒。

汴京人民,真還挺先進的。

洗漱好,姚如意潑了水,坐下來舀了半碗粥就着醬瓜細嚼慢咽地吃了,她雖然餓,卻還有些犯惡心,因此不敢吃太多。

吃完飯,她收拾好碗筷和竈台,沒吃完的粥重新收進碗櫥裡,又舀來水洗了碗,倒扣起來放在窗沿下的簸箕裡晾幹。

做完這一切,她順道把角落裡的笤帚拿來,慢慢把院子裡的地掃了一圈,順帶再深入地熟悉下環境,可她越掃越絕望:柴炭見底、米缸空空、地窖裡隻剩幾顆白菜和半袋子細面……當官的人家,怎麼能窮成這樣啊!

這合理嗎?就算是穿書……姚如意沉默地杵着掃帚,面上冷靜,其實内心的小人正扯頭發呐喊:錢!錢都去哪兒了!

正崩潰呢,就聽見門環被人重重扣響了:“姚檀越!開門呐!你别躲在裡頭不出聲!小僧知道你在家!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你好歹也是有官身的人家,難不成要與出家人對簿公堂嗎?你房契還押在寺裡呢,快開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