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來的前三日,好似在外面餓了許久,吃飯甚至透着股兇相,吃起飯來猶如搶食,但凡葷菜恨不得盡數搶進自己碗裡,必要将飯菜堆得滿碗冒尖才肯罷休。多住得幾日,吃飯的速度才和緩起來。
林白棠見過河道上向她買吃食的許多主顧,有錢的熟客為着嘗味,意态悠閑;辛苦勞碌者連最便宜的白粽子也要再三猶豫讨價還價,最後還是買了旁邊更為便宜的炊餅,吃得狼吞虎咽。
龔氏慈愛,輕點小孫女的鼻子,佯怒道:“小孩子家家,不許口無遮攔,這些話咱們祖孫倆私下說說,可不許講到你爹爹面前去。”又再三勸她:“你傅阿婆再不好,那也是你爹爹的親娘,她過得不好,你爹爹也不好過。做人兒子的,總有生養之恩要報,白棠乖一點,别讓你爹爹太過為難!”
金巧娘剛生完孩子,林白棠也不想家中鬧得雞飛狗跳,極不情願與老祖母講道理:“也不是我要鬧的,是她瞧我不順眼,處處找我的茬。要是她不挑我的刺,我也不會跟她對着幹。”
也不知王氏如何作想,她這話說完沒半日功夫,王氏從外面溜達回來,竟笑着問她:“白棠,外面賽龍舟可熱鬧?”
她才答應過老祖母不跟傅阿婆對着幹,人家奉送個笑臉,她也不好報以白眼,便敷衍道:“龍舟還要賽好些日子,傅阿婆要不要去看?”
王氏難得對她露出個笑臉:“你娘還在坐月子呢,我還得照顧小弟弟,一時半會走不開。”轉而對龔氏客氣道:“不如我在家裡照顧媳婦孫兒,你也出去瞧瞧熱鬧?”
龔氏嘴上勸着小孫女跟王氏好生相處,肚裡卻提着一顆心,時刻防着王氏弄鬼。她哪裡敢把金巧娘跟小孫子單獨留給王氏,笑着婉拒了她的好意:“我平日就不喜歡熱鬧,還是在家裡舒服。”
王氏在陸家消磨了大半日功夫,雖然被當面問及舊事有些沒臉,卻也打聽到林家的一些事情。
她住進來這些日子,估摸着林家進項不少,林青山是家中頂梁柱,便是頭一筆錢;林白棠也每日都有進項,卻還有一項漏算了,那便是龔氏生的林青枝。
林青枝上次回娘家,大包小包拿了不少,當時正趕上金巧娘生孩子,慌亂之間王氏不曾深想,今日跟巷子裡那幾位“老姐姐”深聊過之後,她才發現林青枝嫁得極好。
聽說林青枝嫁的漕幫小頭目無父無母,卻頗有幾分本事,在漕河上硬是打拼出來厚厚的一份家業,盡數交了給她掌家。每年從京中回來,必要帶着重禮親自上門來探望嶽母,比有些親生兒子還孝順。
毛婆子當時羨慕的說:“林家姑爺有錢還大方,每回都不少買東西來。連白棠那丫頭身上的穿戴,有不少都是林青枝夫婦置辦,龔氏真是生了個好閨女。”又神神秘秘跟幾人讨論:“别瞧着龔氏平日穿着素淨,想來存了不少銀子吧?”
鄭氏跟方婆子一笑而過,也不将這些話放在心上,她們私底下也沒少議論,可王氏聽到卻留了心,再看龔氏便不是兒子礙眼的繼母了,話裡話外都帶着殷勤:“就算不跟孩子們出門去玩,不是還有你家青枝嘛,你就不想同女兒過個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