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安末年,孟大敗晉。時年晉獻王六十有餘,率金甲衛親征,得盛。兩國片刻相安。
晉朝元氣大傷,晉王六子死于非命,皇室貴族幾乎無人生還。
晉安五零年,天子卧病,已至古稀。八月,急宣楚親王後楚安齊,王皇後親侄清榕等二十餘人觐見。
夜半四更,密旨面聖,養心殿夜談,全城騷亂。
九月初,晉帝崩,舉國哀悼,守孝三年。
親王楚曦桓之子楚安齊任太子,王皇後親侄清榕封護國長公主,賜号長樂,賜字平樂。
九月下九,長公主于太後慈甯宮舉辦乞巧宴,遭全城唾罵,不到一炷香,慈甯宮遭突圍,内戰爆發。
此後三年,二者聯手平内亂,抵外敵,新帝登基,國号改昌。
五十年後,昌帝死,長公主依舊入出水芙蓉。幾十年間,長公主修為停滞不前,久為飛升。
昌帝終身無妻,任親王子為太子。三十年後,昌國五十年繁榮落沒,内憂外患。
新帝請長公主出手相助,不應。
十年後,昌國滅亡,長公主紅衣芳華,立于硝煙白骨間,轉指琵琶,坐骨彈唱。
時留:“樂女華麗三千世,笑談白骨唱琵琶。”一曲《琉璃序》唱覺蒼天,唱憐六界。
琉璃碎,琵琶飛。
長公主紅衣飛升,甩袖而去。據說此女一生未掉美人淚。
此後,長公主自稱“樂女”,人送“白骨琵琶”戲稱紅塵經曆。不知者不言,知者尊稱“長樂郡主”。
“清平樂在凡時便是名震天下的樂舞大師。在她不是長公主前,便有許多人一擲千金求一舞。可清平樂身份尊貴,上有皇寵,左右有王子黃孫愛戴,又是全國貴女典範,怎可能看到她的舞?更别提之後成了長公主,又是與新帝白手起家的貴人,便更難求了。”我對安吉麗娜說道。
“後來飛升,名震六界,一驚其樂舞,二驚其本領,三驚其頭腦手腕。說是長公主,其實,若非她是女兒身,這太子之位便是他的了。不過,她到對這個不感興趣,隻求個榮華富貴,有權傍身,做個閑人。依她與昌帝的關系,其實昌國的皇帝,從來不止昌王一個。”
話罷,我們已經進入樂女府的地界,繁錦的大街上歡聲笑語。此時正值夜裡,城外早有候着的侍女。熱鬧的街道中,隻有這一行女官穿戴整齊,面容美豔,唇角擒笑,低眉垂眼。
“客人,就等。”為首的女官對我們行禮,手一擺,示意身後的金銮鳳攆,道:“請上攆。”
“......”我是第一次坐皇轎,安吉麗娜沒我那麼土,隻是十分欣賞這東方物件,瞧了一會,又問我:“對了,為什麼昌王終身不娶?他不都已經是皇帝了嗎?”
轎子駛入内城便停到門口,不少女官對進城例行檢查,怪是隻需女子入,不許男子入。
我本欲答她,卻聽轎外道:“上神,進城檢查是規矩,還請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