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佃盯着屏幕久久不能回神,王安石擡手拍了拍他的肩,道:“你有一個很優秀的孫子。”
【在現代,陸遊是語文教材上的老熟人,也是主播背詩背得比較多的詩人之一。
小時候遇到困難,總喜歡用“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安慰自己;少年時性情未定,既喜歡“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閑适,又向往“當年萬裡覓封侯,匹馬戍梁州”的豪情;後來懂事了,便開始被“位卑未敢忘憂國”鼓舞、為“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而振奮、更為“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而痛惜,同時,也漸漸明白了為什麼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阿藜每念一句,都會同步放出相應的完整的詩篇供大家欣賞觀看。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被困難打擊的人們重新振作起來。
“當年萬裡覓封侯,匹馬戍梁州……”無數将軍士兵擡起了頭,眼裡閃爍着光芒。
“位卑未敢忘憂國!”萬千仕子精神為之一振,“說得好!這才是我們該有的追求!”
“不愧是‘亘古男兒一放翁’的陸遊,如此才華的确是常人所不能及。”真正看到陸遊的作品後,韓愈對這個後輩更加欣賞了。
【兩宋的詩人,主播最喜歡陸遊和王安石。一開始主播以為他倆沒什麼聯系,後來深入了解了時代背景,才知道陸遊的祖父陸佃是王安石的學生,陸佃還對王安石十分維護。】
陸佃:我的老師我當然要維護,這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舊黨們:王安石那厮有什麼好喜歡的?
【大概是家學淵源吧,陸遊本人也挺推崇王安石的詩詞,對王安石頗為尊重。在沒有多少人敢明目張膽推崇王安石,甚至大多數士大夫還對王安石譏諷貶損的南宋,陸遊卻說“王荊公于富貴聲色,略不動心”,“先左丞言:荊公有《詩正義》一部,朝夕不離手,字大半不可辨。世謂荊公忽先儒之說,蓋不然也”。
對此,同為荊公推的主播表示,這樣的陸遊主播更喜歡了呢!】
–
北宋·神宗時期
趙顼心情沉了下來:“為何後世不敢推崇介卿,還對介卿多有貶損?”
王安石似是早有預料,此刻也不覺氣憤,反而還安慰趙顼道:“許是傳聞謬誤,導緻後人多有誤解。”
變法失敗,總得有人去承擔責任的。
–
南宋
“王安石難道不該是千古罪人嗎?”許多人不理解阿藜的想法,在他們心中王安石就是導緻北宋變得烏煙瘴氣的害群之馬,“為什麼後世人要為王安石說話?”
【說來也怪,主播喜歡的人身上似乎都充滿腥風血雨,王安石是這樣的,陸遊也是這樣的。雖然我們稱贊陸遊的愛國情懷,但陸遊現在的輿論風評着實稱不上好,主播時常在各個消息平台看到“陸遊是個渣男”之類的話。】
“渣男?”衆人都疑惑了,“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陸遊是渣男”的結論基于他和前妻唐琬剪不斷理還亂的愛情故事。
陸遊婚變的記載最初來源于宋人筆記《耆舊續聞》和《後村詩話續集》,前者點明《钗頭鳳》乃陸遊所作題壁詞,後者提及陸遊為懷念與前妻的感情寫下《沈園》二首,并未提及《钗頭鳳》。兩者版本雖略有不同,但均表明陸遊确實遭遇婚變,且此時并未确定陸遊前妻的姓名。
直到宋末元初,《齊東野語》才給出了陸遊前妻姓唐,是唐闳之女,與陸母為姑侄關系的信息,這版故事也是現如今廣為流傳的版本。然而據《寶慶會稽續志》記載,唐闳是唐翊之子,山陰人,而陸遊的母親是江陵唐介的孫女,籍貫明顯對不上。再者,據《唐質肅公介墓志銘》 所載,唐介有孫男六人,取名皆從“心”字,陸遊的舅父輩中并無唐闳其人,可見陸母與陸遊前妻并非姑侄這層關系。
到了清朝,唐氏對陸遊《钗頭鳳》的和詞才有了完整版,《香東漫筆》給出了陸遊前妻的全名:“放翁出妻姓唐名琬”。
總的來說,陸遊與其前妻的經曆大多來源于後人撰寫的野史故事,正史并未有确切記錄。我們能夠肯定的是陸遊有詞作《钗頭鳳》,曾有個感情不錯的前妻,還寫過沈園二首懷念這段感情。至于陸遊前妻是否如後人所言姓唐名琬,陸遊與其的情感糾葛到底是什麼樣的?答案我們不得而知。
依主播個人觀點來看,陸遊和唐琬大概也隻是個故事。】
“所以,到底是真相還是故事呢?”辛棄疾看向神情怔忡的陸遊。
陸遊被他喚回了神,轉過頭調整表情笑道:“千人千解,你相信是故事它就是故事,若你相信它是真相……那它大概就是真相吧。”
“我相信陸放翁。”辛棄疾道。
集中十九從軍樂,亘古男兒一放翁。這就是辛棄疾認識的陸務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