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内國外,一片和平,再有大梁政策對文化産業的扶持,那作為文化産業重要組成部分的小說行業,能不發達嗎?
更何況前世在有電影電視短視頻的情況下,小說行業都能占據龐大市場,而現在的蒸汽大梁連電力都沒有出現,娛樂方式還是傳統的戲曲戲劇聽書雜耍這些呢,小說行業在這搞得繁華熱鬧,那是再正常不過了。
但同樣地,小說行業在這個時代也是比較卷的。
或者說,在建國一百多年後,各行各業的競争都挺大的,想要輕易賺得大錢,再不是從前那般簡單。相較于其他需要高智商或者重勞力的行業,寫小說對普通人而言算是一條比較不錯的道路了。
雖然也存在不少寫了多年依舊沒有出頭的例子,甚至這還是普遍現象,但是一旦爆火,賺普通人打工二三十年的總薪資都不是問題。
而這樣的幸運還時常降臨在普通人身上,不分男女老少,小報新聞上,書刊報紙上,都能看到相關的宣傳報道,于是乎,越發吸引了人們擠入這行當。
戴琳琅也是其中想擠進去的一員,畢竟在這個時代,可供選擇的崗位實在太少了,當一名作家,隻要成功了,或者别那麼失敗,那就是份輕松自由的活——當然這也是現下普羅大衆對這職業的刻闆印象,總覺得作家就是搖搖筆杆子,不需要費什麼勞力,也不會被東家管着,更不需要朝九晚五,稿子發表出去了,錢就落了口袋。
至于作家靈感殆盡的痛苦,被退稿的挫敗,為了趕稿熬夜通宵的超負荷工作狀态,那都是不被看見的。
戴琳琅倒不會對此沒有心理準備,畢竟她自己就嘗試寫過小說,自然是體會到寫小說的不容易,但她依舊選擇就讀風華書院的文學院,便證明了自己對這一行業的熱愛。
沒恢複記憶之前,她隻覺得自己是從小熱愛閱讀,讀多了就有了創作的念頭,但恢複記憶後,戴琳琅又多找到了一個理由,也許是潛意識裡,想要彌補上輩子沒有選擇文學的遺憾呢?
上輩子她高考時,中文系是出了名的難就業專業,在父母老師的建議下,戴琳琅沒頂住勸說和壓力,選擇了其他專業,但是她心裡還是一直有個寫作夢的,也付諸了實踐,開始在網絡上寫小說。
一開始什麼都不懂,簽約了個小網站,蒙頭就是寫,後面認識的作者多了,那小網站倒閉後,她也跟着交好的作者去别的網站寫。
可能她當時寫的題材恰好踩中了熱門,新簽的網站流量也大,還真叫她寫出點成績,靠寫網文賺到了錢。
雖然一開始是因為愛好與夢想,但是金錢的激勵無疑是很大的,特别是于大學生而言,那是一筆蠻多的錢,是做家教輔導也賺不來的。
于是戴琳琅就開始一邊上學一邊寫小說的生涯,在她穿越之前,她也是賣過版權的作者了。
而現在,一朝回到解放前,穿越到了架空的大梁,她還隻是個籍籍無名的學生,隻在校報和一些小報上發表過幾篇文章罷了。
至于小說?嗯,一篇還沒發表過呢。
當然,沒發表過不代表沒寫過,她租房的箱子裡,可是放了不少這些年寫過的稿子。
有神話故事,童話故事,言情小說……各種各樣的腦洞都有,有些寫得還挺不錯,就是大多都是不成篇的。
有空戴琳琅可以整理整理,挑出一些她覺得不錯的出來看看要不要改一下或者續寫。
不過眼下是不能夠的了,因為風華書院大一的課業是真的繁重,她又缺了半個月的課程,落下的功課都得補上,否則讓掌教們生氣,扣她日常作業分,嚴重點要她重修就麻煩了。
是以戴琳琅很是埋頭補作業了一陣,待補完全部落下的功課後,時間又過去快有半月了。
半月又半月,再拖個一兩月,這學期就結束了,到時候,小說行業的修羅場又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