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
戴琳琅會有此疑惑,也是因為她對這個時代的小說行業還沒太了解。
她腦海裡更多的,是關于上輩子的寫作經曆,那時候傳統文學式微,網絡文學發展如火如荼,大多數人都是奔着寫網文去的,很少有人會走傳統文學的道路。她也是如此。而她入場寫作的時候,網文競争已經很激烈了,大大小小的網站不知幾何,每年似乎都有新的網站在誕生,但比起網站誕生的數量,作者的數量和作品的數量更加多。
那時候,網文作者的生态環境并不怎麼好,别說小網站了,便是大網站給簽約作者的福利,看過去也就那樣。
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因為上輩子她穿越過來前隻能算小有成績的作者,所以她沒有特别感受到網站有多重視她。
像采薇報社這樣直接給作者租房子,租得離報社近還能提供一日三餐的待遇,她真是頭一回遇到。
而且,這個待遇還不與簽約時的住房補貼這些相沖突的。
雖然她簽的不是采薇報社标準的乙級作者契書,但是每月八兩銀子的創作補貼沒落下,全年住房、高溫創作、四季衣裳、筆墨紙硯等補貼也折成了50兩銀子給她。便是去旅遊采風,憑借車票,每年也可報銷兩次,每次都給20兩銀子補貼。
這些在标準乙級作者福利之内,戴琳琅也就表示理解,畢竟能寫入作者等級契書,就證明是普适性的。
可她不知道,在标準之外,還能繼續提供其他的優待呀。
“這有什麼呢?”趙瑾瑜态度很是理所當然,“你可是書籍月銷量即将沖破三十萬的作者啊!這都是你應得的師妹!”
月銷三十萬,這是知名作家才有可能做到的事情——雖然目前還沒達到,但這才上市17天,剩下13天時間,按照當前還在漲的勢頭,想要突破30萬真不是什麼難事。
這世上的事情就是這麼奇怪,有的新人首印兩萬冊都難賣出去,有的新人賣了二十幾萬冊還在不停地賣,賣得越多,還越好賣了。
而戴琳琅一個新人作者第一本書就有這樣的成績,采薇報社提高這點兒待遇怎麼了?
要知道,報社的核心是作者,是優秀的,能扛銷量能賺錢的作者,越是大報社越是如此,一個頂級的作者可以撐起一家報社,讓報社處在競争中依舊能存活。但缺少頂級作者的報社,規模再大也沒有核心競争力,長時間下去,隻有走下坡路的下場。
戴琳琅即便現在還不是頂級作者,卻已經初具頂尖作者的實力,若這本書不是她的巅峰,若她還能維持住當前的實力,假以時日她的名氣必定響徹整個小說行業。
便是不說日後,隻談當下,她這個成績都值得報社如此優待的。
趙瑾瑜不去談日後她實力下降會有什麼待遇,隻談當前,要戴琳琅意識到,這都是她配得上的。
戴琳琅恍然點頭,成績決定待遇嘛。
但有一說一,這種待遇她上輩子真的沒體會過,哪怕她的小說曾經上過網站金榜。且不止是她,還有她那成績更好的作者姬友,也不曾受到過網站這樣的優待。
甚至回想整個網文圈,好像都沒聽說過哪個網站會給作者租房的。
但從這一點來說的話,在大梁紙媒時代當作者,算不算比網文時代來得幸福點呢?
隻是要是能回去的話,戴琳琅還是會選擇網文時代的,無他,實在是科技便利程度不一樣,大梁再怎麼是當前世界強國,科技發展最頂尖之地,想要追趕上上輩子,還是有很大難度的。
且很重要一點是,她在上輩子,可是父母雙全的。
而自她恢複記憶後,到現在都不太敢想這方面的事,因為無能為力,隻能慶幸自己上輩子不是獨生子女,不然……
算了算了,多思無益,戴琳琅回到當前,簡單收拾了一下東西後,就跟趙瑾瑜去玩了。
雖然趙瑾瑜目的是想看着戴琳琅,不要叫她跟她人玩瘋了,但是說出的話還是有做到的,真的帶戴琳琅去吃百年老店的鴨血粉絲湯,新開的服裝店買衣服,集市裡逛小吃攤,夜裡還買票上了大船,夜遊晉淮河。
玩累了就到客棧裡睡覺,醒來之後,繼續吃吃喝喝逛街購物,間或遊山玩水,參觀景區,拜訪寺廟,果園采摘,推背按摩,戲院看戲,茶樓聽曲……
可以說是痛痛快快地在江甯府及其周邊城鎮玩了一圈。
玩到後面戴琳琅都覺得有些累了,趙瑾瑜還問她要不要繼續玩,如果沒玩夠,再搭火車往其他地方去旅遊都是可以的。
戴琳琅聞言,想到的卻是,“師姐,你這麼長時間不工作真的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