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那麼多,不管是付老夫人還是唐明麗都猜到了李紅此行的目的。
付老夫人清楚,自己在李紅肯定不方便說太仔細,于是借口上廁所起身離開,把空間留給她們兩人。
果然,付老夫人一進廁所,張桂花又在廚房,趁着隻有兩人的空擋,李紅趕忙把正事說了。
“你堂姐在信中苦苦哀求,求我和你大伯父想辦法把她弄回城。可我和你大伯父又有什麼法子?想來想去還是來找你商量。”
說商量不過是客套說法,其實就是想求付家幫忙。
唐明麗明白。
經過這兩年的觀察,她發現即便是書中世界,其實也沒有背離曆史主線。
現在已經是1978年,青年下鄉這個政策很快就會取消,下鄉的青年都能回城。
也就是說,哪怕付家不幫忙,唐明美也能回城。
當然了,在鄉下的日子艱苦,度日如年,能早一日回來總是好的。
雖然大伯夫妻對這個侄女不怎麼樣,但好歹給一口飯吃,沒讓她餓死。再則自己能嫁到付家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也是得益于他們。
她大度,這份恩情得還。
所以,明白了李紅的意思,唐明麗點了點頭。
“等付辭回來我問問他,看他有沒辦法。”
得了唐明麗這句準話,李紅懸着的心放下不少,心道那兜雞蛋也算沒白買。
可還是叮囑:“好好和付辭說,就算他沒辦法,他爸,他爺爺,難道還沒有?”
付辭的爺爺和父親,一個是退休司令,一個是部隊團長,人脈肯定有的。
唐明麗笑笑:“放心,我會好好和他說的。”
結婚以來,她什麼時候和付辭說話不是好好說的。
賢妻她不敢當,但溫柔體貼還是拿捏的。
李紅強調:“一定一定要想辦法把你堂姐弄回城。”
唐明麗點頭:“堂姐一定能回來的。”
大不了就熬到取消知青下鄉的政策下來呗。
-
付老夫人和唐明麗熱情挽留,李紅留在付家吃午飯。
因付家其他人湊巧有事不回來,今天的午飯隻有她們幾人,張桂花便隻弄了四個菜。
付老夫人招呼李紅坐下,客氣道:“招呼不周,隻準備了幾樣平常菜。”
李紅聽着紮心了。
清蒸鲈魚,韭菜炒雞蛋,辣椒炒肉片,涼拌青瓜。
在普通人家,哪怕過年過節,也未必能吃上這幾樣好菜。
付家的生活,比她以為的好太多。
越是思及此,她就越心痛女兒。
怎麼會中了邪般,甯願下鄉都不願意嫁給付辭呢。
好在侄女也不是個白眼狼,偶爾也會給他們送點好東西,今天還答應想辦法把女兒弄回城。
想到這些,李紅心裡好受了些。
吃過午飯,李紅不好意思再待下去,拿着付家給的回禮,冒着毛毛細雨回去了。
回時和來時,心情已然不同。
李紅離開後,唐明麗沒隐瞞,和付老夫人坦白了大伯母央求自己的事。
付老夫人聽後隻是歎了口氣,“在鄉下的日子确實不好過。”
并沒有覺得唐明麗應下大伯母的請求是擅作主張。
在客廳陪了付老夫人沒多久,生物鐘使然,唐明麗又犯困了。
在付家兩年,早睡早起沒養成,倒是養成了午睡的習慣。
付老夫人見她哈欠連連,便讓她不用陪自己。
唐明麗還想多表現幾分鐘,把頭往老夫人肩膀靠了靠:“奶奶,午睡對身體好,你也睡會。”
付老夫人寵溺拍了拍她腦袋:“知道了,我一會也睡,快上樓休息吧。”
唐明麗更心安理得了,哒哒哒上了樓。
張桂花笑看着她背影,開玩笑道:“咱們明麗可真是越來越能睡了……”忽然,她想到什麼,猛的轉頭看向付老夫人:“你說明麗她會不會是……”
付老夫人顯然也猜到了她想說什麼,心跳加速。
不過想到孫子曾經的交代,很快又努力壓下激動的情緒,還告誡張桂花:“别亂猜,付辭交代過,他和明麗還年輕,孩子的事他們會看着辦的。我們不要亂猜,省得小輩覺得有壓力。”
兩個年輕人結婚兩年都還沒有孩子,身為長輩哪有不着急的。可孫子說得也對,明麗嫁給他的時候不過才十八歲,這個年紀當母親太早了些。
付老夫人能理解,但是她也有自己的私心考慮。
她都七十多歲了,今日不知明日事,也不知道還能有幾年,自然希望孫子和孫媳婦能早點生個孩子,讓她抱上曾孫。
不過這點私心她也隻是藏在心裡,不想讓兩個孩子有壓力。
張桂花将老夫人的話聽了進去,立刻閉嘴不再繼續說。
在付家當了那麼多年保姆,雖然付家人待她很好,但她也深知哪些事該管哪些事不該插手,從不逾越。
沒多久,付老夫人也回房休息。
偌大的付家靜谧如詩,人世間的紛紛擾擾,仿佛和這個小世界無關。
-
下午三點,貪睡的唐明麗終于睡夠起床。
張桂花熬了花生紅棗糖水,見她下來,立刻盛了一碗。
“謝謝桂花嬸。”唐明麗笑眯眯接過。
嘗了一口,甜度溫度都剛剛好。
她心滿意足,覺得這樣的日子真是賽神仙。
随後看向付老夫人,故意問:“奶奶喝了沒?”
付老夫人連忙擺手:“沒喝沒喝,我記着醫生的囑咐。”
自那次體檢,醫生說她血糖有點高,全家人就不怎麼允許她吃甜食。
張桂花也笑着幫腔:“我作證,确實沒喝。”
唐明麗自然信,付家除了她,全都不嘴饞。
她并非真要限制奶奶不能吃什麼,其實不管是奶奶還是爺爺,身體都還健朗。隻是年紀大了,難免會有些小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