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付辭款款道來,聽了他得看法,大家的神色也慢慢從凝重到恍然大悟。
原來他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确實是比普通人更先嗅到了政策的變化。
他判斷,上頭已經有了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成熟想法,甚至斷言,不用太久中國必将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其實我一直覺得,單位并不太适合我。”
他渴望更廣闊,更自由,更多可能性的天地。
得益于付辭一直以來的踏實穩重,付家人并沒有覺得他在胡來。
隻是,付老爺子依然問了句:“萬一你的判斷是錯的呢。”
萬一判斷錯誤,可未必有回頭機會。
付辭自然也明白,笑了笑:“所以我說這次會議結束後。”
他有預感,這次會議之後,很多政策應該就明朗化。
既然已經考慮清楚了,付老爺子便不再說什麼。
他雖然年紀大,也不是那種會阻礙孩子追求自己夢想的長輩。
既然地位最高的那人都沒意見了,付母便表态:“隻要是你想清楚的,就放膽去做吧,橫豎有家裡給你兜底。”
付老夫人緊跟着點頭附和:“你媽說得對。”
唐明麗聽得好感動。
兩輩子無依無靠得她,最羨慕的就是有家庭依托的人。
不過,婆婆和奶奶的目光怎麼轉向自己了?
明白過來的唐明麗也連忙表态:“我也支持你。”
這就是付家的家風,男人們想幹的事,背後的女人會給予最大的支持。
-
電視劇播完,天也聊的差不多,老老少少陸陸續續回房休息。
回到房間躺在床上,唐明麗才猛然想起大伯母懇求自己的事。
趁着還沒困,趕忙和付辭說了。
她沒有要求付辭一定要幫忙,而是用商量的語氣問:“這事有辦法嗎?”
付辭想了想,言簡意赅回:“有。”
唐明麗沒想到付辭會應得那麼幹脆,本來半躺着的,這下是直接坐直身子。
在付家生活了兩年,多少也知道,付家雖然位高權重,但很少以權謀私。
今日她讓付辭幫忙的是私事,這麼快就答應了?
這反而讓唐明麗有些不安,問:“會很麻煩嗎?”
付辭淡笑搖了搖頭:“我可以解決。”
唐明麗相信,但她還是想告訴付辭:“如果很麻煩的話就不幫。反正很快所有下鄉知青都能回城。”
最後那劇她很小聲嘀咕。
雖然小聲,付辭還是聽到了,頗意外。
“你怎麼知道?”
最近上頭确實有人有取消知青上山下鄉的意思,他預感這個政策必定會有變,所以才會這麼幹脆應下這事。
被丈夫反問,唐明麗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脫口而出說了什麼。不過好在這話并非不能補救,忙笑道:“我可是天天跟着奶奶看報紙的,最近報紙都在報道很多知青回城的事,我覺得很快可能所有知青都能回來。”
付辭不疑有他,誇贊道:“報紙沒白看。”
唐明麗嘿嘿笑了笑。
說完正事,兩人如平常一般,各拿起一本書進行睡前閱讀。
可能是今晚唐明麗提了堂姐,付辭看着手中的書,和妻子聊起了唐明美:“你和你堂姐感情怎樣?”
結婚兩年,她甚少和他提大伯母一家。
付辭看得出來,她和他們不親。
“感情如何?”唐明麗思考着要怎麼回答才能讓付辭明白。
妻子的思索讓付辭有些意外。
感情好就好,不好就不好,這也需要思考?
不過他依然耐心等着,等着妻子想清楚怎麼說。
想了一會,唐明麗告訴他:“其實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就這麼說吧,如果她比我好的時候,對我挺照顧的。可是如果我比她好,看我就跟看仇人一樣。”
付辭明白了,難怪需要思考如何組織語言。
兩人不知道,就在他們躺在柔軟的大床上閑聊着和唐明美相關的話題時,遠在幾百公裡外的鄉村,他們談論的主角正憤憤對着月光垂淚。
-
夜涼如水。
幹了一天農活的唐明美坐在窗前,看着天上皎潔的明月,一時間悲從心來。
今天下起了毛毛細雨,又恰逢生理期,本想和大隊長請假休息,沒想到大隊長不僅不批準,甚至還批評她态度不端正,總找各種借口請假。
唐明美覺得委屈。
雖然以前她确實找過很多借口偷懶,但這次是真的。
大隊長不批準,她隻能硬着頭皮和大夥幹了一天活。
幹完活回來,她立刻燒了鍋熱水洗澡,身體的不舒服才緩過來,但心裡的不舒服卻越演越深。
為什麼沒人告訴她,下鄉的日子這麼苦。
上一世唐明麗也是過得這麼苦的嗎?
她是怎麼做到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依然考上大學的?
親自參加過一次高考,如今唐明美也沒辦法再把上一世唐明麗的成功歸咎于運氣。
不過她還是埋怨唐明麗。
如果不是上一世她每次給家裡寫信都報喜不報憂,說自己在鄉下過得很好。如果不是她上一世輕輕松松就考上大學。自己又怎麼會以為下鄉的日子不苦,以為考大學很輕松。
“唐明麗!”
唐明美咬牙切齒念着堂妹的名字,眼裡迸發的恨意,不知道的還以為她念的是不共戴天的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