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回城後就能親眼看到唐明麗在付家如何生不如死,唐明美就忍不住興奮。
下鄉這兩年,她每次給父母寫信必定也會問一句,唐明麗在付家的生活如何。
父母回信都說的很含糊,‘還行’‘就那樣吧’‘嫁到那樣的人家還能怎樣’。字字句句沒明說,卻何嘗不是字字句句在告訴她,唐明麗在付家過得很不好。
成功安撫好唐明美,李大柱終于松了口氣,接下來就是靜等着明天到來了。
環視了圈自己待了五年的地方,想到自己最美好的五年都奉獻在這裡,李大柱恨得牙癢癢。
這輩子是再也不想來這窮鄉僻壤了。
隻可惜唐明美沒考上大學,不然也可以離開這裡,他們也能繼續走下去。
她雖然性格不好,但長得漂亮。如果也能回城,就沖着她這張臉,他也願意娶她。而且還是獨生女,将來父母的一切還不都是她的。
李大柱越想越惋惜,但也知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
第二天一早,李大柱坐上村裡的牛車,滿臉笑容離開李家村。
知青們祝賀他的同時,情緒都有點低落。
又一個人離開了,他們卻不知道還要在這裡待到什麼時候。
有個女知青甚至絕望哭起來。
唐明美聽着不耐煩,說她:“哭哭哭,又不是死人了,哭什麼哭。”
那人委屈:“我難過自己還要繼續待在這裡不行嗎?”
“行,你就難過吧。”唐明美翻了個白眼。
那人被唐明美的态度氣到了,氣鼓鼓對旁邊的人說:“她得意什麼?她還不是一樣要留在這裡。”
“别理她,她這人就是這樣。”
聽到這話的唐明美也來氣了:“我怎麼樣?你說,我怎麼樣?”
……
李大柱離開的第一天,唐明美就和知青點的所有知青鬧翻了。
她難過,她氣憤,卻将所有難過和氣憤都怪罪于幾百公裡以外的唐明麗。
如果不是她上輩子寫信不說一個字下鄉的苦,自己怎麼會選擇下鄉。
-
天氣明明變暖,但這兩天唐明麗卻總是莫名其妙打噴嚏,付老夫人都關心她是不是着涼了。
唐明麗揉了揉鼻子,搖頭:“沒有,可能是春天飄絮多,鼻子癢。”
其實她心裡想的是,該不會是大伯一家在說她吧。
付老夫人心疼道:“要不最近早上還是不去散步了,過段時間再說。”
唐明麗卻有些糾結。
散步是她目前唯一的運動方式。
在付家吃的好,如果一點都不運動,她怕長胖。
再則,生命在于适當運動。現在的生活好,如無意外往後幾十年隻會更好,她想活成老妖怪。
衡量過後,她覺得鼻子癢的問題幾乎可以忽略。
“沒關系的,如果還鼻子癢,我就戴口罩。”
付老夫人覺得這辦法不錯。
就在這時,張桂花拎了一袋東西過來,問唐明麗:“一塊臘肉兩斤橘子真的就可以了嗎?”
今天唐明麗要去大伯家,告訴他們堂姐很快能回城的消息。空手去總不太好,所以讓張桂花準備了點東西。
她笑道:“夠了。”
不過說完她又想到什麼,讓張桂花又拿來一包糖果,這才拎着東西出門。
付老夫人起身送到門口,問她大概什麼時候回來。
唐明麗笑道:“肯定回來吃晚飯。”
-
坐了一個多小時公交車,穿過長長一段巷子,唐明麗又來到了這個自己初來到這世界的地方。
自從和付辭結婚後,她基本一年就來一次,和大伯一家保持着面上的親戚往來。可即便如此,筒子樓的鄰居也沒有一個說她忘恩負義的。
一進院子,唐明麗就笑吟吟和碰到的每一個人打招呼,碰到孩子還大方一把糖果遞過去。
孩子們得了糖果,嘴巴跟甜了,一口一個明麗姐姐。
“乖。”
唐明麗一臉慈愛看着這幫可愛的孩子們,直到把整包糖果都發完了,才拎着東西上樓。
大伯母一家住在筒子樓二樓西側,冬冷夏熱。
走到樓梯拐角處,她聽到背後鄰居們在讨論她。
“明麗這孩子真是不錯,嫁了那麼好的人家也沒半點架子。”
“這孩子可是唐老爺子帶在身邊養到七八歲的,性子自然随了唐老爺子。”
……
唐明麗慚愧。
什麼随了唐老爺子,不過是上輩子在職場上被逼着學到了點圓滑。現用在淳樸年代的人民身上,真有點滿級玩家屠新手村的錯覺。
可當年,她在職場也是被屠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