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美不知道自己能回城是父母的努力,還是李大柱的幫助。
應該是李大柱吧,不然怎麼解釋那麼湊巧,他前腳剛回城,自己緊跟着就能回。
他父母既然能把他弄回城,說明是有門路的,再弄多她一個還不簡單。
唐明美越想越覺得一定是這樣。
老天還是有開眼的,她雖然沒考上大學但卻選對了人。
嗚嗚嗚,說明她當年選擇下鄉是對的。
李木當這個大隊長也十幾年了,這十年來看過不少知青的悲歡離合,但哭成這樣的還是第一次。
好像李家村多虧待她似的。
别的村他不知道,但是在李家村,他敢說已經在盡力照顧每一位下鄉的知青。
安排了專門的房子給他們居住,沒讓一個本地村民欺負過女知青。每年去鎮上公社開會,他們村都是被表揚的。
唐明美哭得太過撕心裂肺,李木不得不開口點醒:“唐知青,我知道能回到父母身邊是件高興的事,但你也别太喜極而泣了。”
唐明美想到自己都要回城了,憑什麼還要忍受一個鄉下人的教訓,于是沒好氣怼了回去:“我哭我自己這兩年太辛苦了,不行嗎?”
李木氣笑了:“行行行,你想怎樣都行。”
氣不過的李木,在唐明美離開後,默默在一張評價表上寫了個良。
這還是他第一次這樣評價一個知青。
他做事雖然不喜歡講什麼人情,但自認還算是個挺有人情味的領導。
就拿知青回城這事來說,他知道從自己手裡出去的東西對年輕人來說也許挺重要的,所以向來能與人方便,他都與人方便。
隻是這個唐明美實在是太讓人惱火了,這兩年添了多少麻煩不說,要回城了更是裝都不裝了,他才在惱怒之下打了個良。
打完之後有些後悔,,但轉念一想,以唐明美的性格,就算他打個優,也是紙包不住火。
就這樣吧。
-
兩天後,唐明美坐上了村裡的牛車走了。
又一個知青離開,還留在李家村的幾個知青之間愁雲籠罩。
不管他們喜不喜歡唐明美,但在這一天,他們是羨慕她的。
李木感受到了知青們史無前例的低氣壓,隐隐有些擔心。
-
廣城。
筒子樓的鄰居們發現最近李紅心情似乎非常好,自那天唐明麗來過後,走路都帶風。
甚至有次被頑皮的孩子撞到,也隻是笑吟吟說一句走路要看路。
這要是擱以前,不得破口大罵。
不止李紅,唐建國臉上的笑容也多起來了。
夫妻倆突然轉變那麼大,不禁讓人猜想,他們家是不是有什麼好事要發生。
會是什麼事呢?
閑來無事圍在一起的鄰居們你一嘴我一嘴,都認為肯定和女兒有關。
今日太陽不錯,李紅抱了被褥下樓曬太陽。
本來和其他人閑聊的鄰居馬翠蘭見狀,上前搭話。
“曬被子呢。”
“是呢,好久沒曬都發黴了。”李紅心情好,說話态度都比平時好了許多。
“看這被子的花色,不像是我們這種上了年紀的老人會蓋用的,該不會是明美用的吧。”
李紅笑笑,算是默認了。
馬翠蘭趁機問出心底的疑惑:“你們家明美是不是要回來了?”
此時馬翠蘭說的回來,也隻是以為有假期回來探親,完全沒往回城這方面想。
誰知道李紅愣了愣後卻說:“是啊,我們明美要回來了,終于不用再待在那鄉下地方了。”
她能憋到現在,也是丈夫叮囑這要低調,萬一有變數就給人看笑話。可她想這事是付家那邊蓋了章的,怎麼可能還有變數。今日馬翠蘭問起,她真憋不住了。
這下輪到馬翠蘭愣了愣。
哪怕這兩年挺多知青回城的,但李紅說唐明美要回來,她還是很驚訝。
也沒聽到什麼風聲,怎麼就突然能回來了呢。
不過驚訝歸驚訝,回過神來後還是連忙恭喜李紅。
隻是恭喜恭喜着,倒心酸起來。
她有五個孩子,還有兩個在鄉下,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
做鄰居二十多年,有時她會同情李紅,隻生了一個孩子就傷了身子沒辦法再生,特别是那個唯一的孩子還是女兒,以後夫妻有什麼事也不知能不能靠的上。但有時候又挺羨慕李紅的,隻有一個孩子,少操了不少心。
就拿下鄉這事來說,唐明美下鄉後她覺得李紅夫妻特别可憐,身邊一個孩子都沒。可現在聽到唐明美要回來了,她又羨慕他們。唯一的孩子回來了,再不用擔心在鄉下過得好不好。
馬翠蘭有些失落走了,李紅挂好被子,心情美滋滋上樓。
想到女兒快回來了,實在有太多活要幹了。
要把家裡收拾幹淨,特别是女兒房間,得收拾整齊。要做多一些女兒喜歡吃的零嘴,等她回來吃個夠。還要給她做兩身新衣服。
俗話說佛靠金裝人靠衣裝,他們明美都快二十二歲了,可不得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抓緊找個對象,不然再過一兩年就要被人嫌棄了。
丈夫上班,李紅在家忙得團團轉,再不覺得日子難熬了,甚至時間快到讓人覺得一眨眼又是一天。
這不,忙完一擡頭太陽又快下山了。
李紅連忙放下手中的活,下樓把曬着的被褥收上來。
正收着被子,忽然聽到一聲‘媽’。
李紅脊背一直,猛地轉過身,瞳孔驟然變大,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媽。”
唐明美扔掉手中那個髒兮兮的行李袋,哭着撲進了李紅懷裡。
風塵仆仆趕了幾天路,又是坐牛車又是小巴又是火車的,整個人看上去又髒又憔悴。
摸到女兒的臉,李紅終于相信,自己不是在做夢。眼前的女兒是真的,她的女兒終于回來了。
母女倆久别重逢,也顧不上面子不面子,在一樓院子抱頭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