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聖曆二年,洛陽太初宮中。
雖然已近?亥時,但皇宮内卻是一片熱鬧景象,此時正進行着一場盛大的宮宴。
宮宴之上觥籌交錯,王公大臣們互相說着恭維之話,氣氛好不熱烈。
高坐禦座的武皇看着眼前這一幕,卻是輕微地搖了搖頭。
去年她經狄仁傑的勸說,又認清了朝中形式,大臣們幾乎都心向李唐,最終決定将皇位傳位給兒子李顯。
而後她便召回了被貶房州的廬陵王李顯,将其封為太子。
而後她又為了避免李武兩家在她死後自相殘殺,便一手推動了李武兩家的小輩們互相聯姻,前幾日她更是讓李武兩家的後輩們在太廟中起誓。
做完這一切後她便召集了朝中重臣以及李、武兩家之人舉辦了今日的宮宴。
隻是武皇内心到底還是有些不甘心,她汲汲營營大半生結果現在又将天下還給李家,仿佛瞎折騰了一番一般。
可想要延續武周國祚就隻能将皇位傳給武家人,那也是萬萬不行的,不說朝臣們大多反對,武家人更是一個比一個廢物。
她也不是沒有擡舉過那些人,結果幹出的事不僅不能幫她穩定帝位u,還連累她自己的威望。
若是真讓武家人坐上了皇位,她覺得武周恐怕也得二世而亡。
而她之所以會面對這樣的煩惱,隻不過是因為她是女子之身罷了。
那司馬家、楊堅不也是篡奪了别家的帝位,又何曾像她一樣被那麼多人反對,連繼承人都難以抉擇?
于是哪怕席間一片歡騰之聲,李顯、武三思為了表現他們的“友愛”,相攜來一起為她祝酒獻酬,武皇也隻是小酌了一杯,便揮手讓他們下去。
一旁的張氏兄弟也看出女皇的不虞,一改以往的聒噪,隻立在一旁安靜布菜。
膽大一些的張昌宗仔細觀察了一番武皇的表情後,小心翼翼地提議道,“陛下,時辰也不早了,要不回宮休息吧。”
武皇是喜歡宮廷宴會的,哪怕這幾年她年紀漸大,她也會一直跟臣下們同歡到宴會結束。
隻是今日她實在有些乏味,便點點頭,打算聽從建議提前離場。
然而就在武皇即将起身之時,原本漆黑一片的天空卻是傳來了一陣巨響。
旋即是一陣晃眼的白光緩緩在天空之中形成了一道白色的天幕,整個太初宮都仿佛被照成了白晝。
一瞬間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上的動作望向天空,有部分膽小的宮人竟是直接跪拜在地。
王公貴族們自恃身份,面上強裝鎮定,但心中卻是一片慌亂。
雖然這些年來各地都不乏傳來所謂的“祥瑞”,但他們心中比誰都清楚那些“祥瑞”是什麼來頭。
如今這真“祥瑞”現世,也不知道是福是禍。
畢竟武皇對“祥瑞”向來重視,不知道她會怎麼想,會不會影響她還政李唐的決定。
當然其中自是不乏反應迅猛之人,二張兄弟直接跪倒在地。
“陛下,大喜啊!上天肯定是見到陛下的無上功績,天降祥瑞。”
朝堂上的臣子們也很快反應了過來,狄仁傑也開了口。
“陛下,您召回太子,又讓他們于太廟中起誓,想必是上天認可了您的選擇,所以借這天降異象告知于您。”
狄仁傑如今身體已經大不如前,心知自己的壽數多半便是這兩年了,如今最大的心願便是推動武皇平穩将皇位傳回給太子李顯。
好在武皇這兩年也終于想通,一切都朝着他預想的方向發展。
狄仁傑雖剛正不阿,但處事卻很是圓滑,在非原則的問題上他向來懂得揣摩女帝的心意,從而迂回達到自己的目的。
因此他稍稍思索了一番,便将祥瑞朝着他想要的方向引去。
有了狄仁傑帶頭,其他李唐派的臣子們紛紛附和。
一旁的武三思很是不忿,這群迂腐朝臣怎就那麼心向李家!
他也想開口将祥瑞引到自家身上,然而他肚子裡根本沒多少墨水,又怎能辯赢他們?于是隻能不甘地閉上了嘴。
武皇早就回過了神,此時坐回禦塌之上,聽着衆人那各懷目的言說,心中好笑。
這些人是真覺得她老了糊塗了,什麼祥瑞都相信,但其實她隻想要利于她的“祥瑞”罷了。
不過這天幕……
武皇的神色不由得沉重了起來,難道上天真的心系李唐,不然怎麼會在這時出現?
還有這個天幕是隻宮内能看見,還是宮外也能看見,要是後者的話……
武皇當即招來了侍衛,命他們出宮調查天幕的範圍。
事實上武皇的擔心也并不是多餘,洛陽城内雖然晚上依舊實行宵禁,但是各裡坊内卻還是有不少玩樂的百姓。
天幕一出,清醒的百姓們瞬間驚呼出來,這些驚叫又吵醒了許多原本睡着的人。
于是一瞬間,無數百姓站在院子中又或者打開窗戶伸着脖子看起來天幕。
就在這時,天幕中緩緩出現了一個與皮影有七分相似的人像。
與此同時,一道活潑的女聲響了起來。
【大家好,我是新人up主小薇。大家應該已經都看了最近的電視劇《大唐芳華》吧,該劇号稱曆史正劇,講述了大唐一步步走向繁華盛世的過程。】
【因為時間橫跨過長,所以這部劇的主角其實是兩位帝王。前半段自然是我們華夏第一位女皇則天大帝武皇陛下,如今已臨近下線,即将進入下一位帝王的部分,但已經播出的部分以及預告片段便已經錯誤百出。】
【所以呢,本曆史粉實在是忍不了,決定出視頻一一辟謠。】
這段話不算長,其中的信息量卻是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