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李雲樂也不蠢,武皇的話中含義她還是明白的,無非就是她要通過證明自己的價值保住自己的小命。
李雲樂松了口氣,能談就是好的。
想到自己如今手裡的東西,她倒是也一點不怵。
“陛下,安樂不知道天幕所言是否為真,但孫女對種花種草種菜什麼的很感興趣,所以便召集了一批匠人以及經驗豐富的老農研究農具的改良和提高糧食産量,雖然大部分時候都是小打小鬧,但到了現在還真出了點成果了。”
“兩年前手下工匠偶然将犁的直轅改成了曲轅後,竟然使得犁地更加省力,轉彎也更加的靈活。以前的犁需要兩頭牛一起拉,但如今隻需要一頭牛。而且它碎土的效率也比原來的犁更高,據這一年的觀察被這犁犁過的田地産量比之普通的田地竟然提升了兩成!”
“安樂本來想尋個合适的機會進獻給陛下,卻不想今天會出現天幕這樣的異象,既然這樣,那就擇日不如撞日了。”
李雲樂的話自然是半真半假的,假的自然是曲轅犁由工匠偶然發現,真的則是她的确兩年前才得到了曲轅犁圖紙。
垃圾系統摳門得緊,每次的任務都不算不容易。
在房州時,系統的任務主要是讓她救人,然而最開始隻有一人,而後逐漸加碼讓她救百人、千人、萬人。
當然以他們家的财力物力想要救那麼多人并不算特别難,但難的是避開武皇的眼線啊!
她救個上萬人難道不會被武皇認為是收買人心嗎?
于是李雲樂隻能想盡辦法曲裡拐彎地到處救助百姓完成任務,盡可能隐去自己的名字。
李顯和韋氏知曉後,兩人抱着她淚眼汪汪,“咱們的女兒可真是太善心了,做好事一點不留名,這才是真正的菩薩心腸!”
李雲樂:這可真是個美麗的誤會……
等到李雲樂好不容易完成任務後,系統給的積分卻是少得可憐,她隻能先将積分花在刀刃上。
所以最初的幾年裡,她自然是先兌換高産作物,而後才開始兌換農具圖紙。
她選擇先禀報曲轅犁自然有自己的考量,曲轅犁出現于唐代末期的江東地區,如今應當已經有了雛形。
自己拿出再稍稍進一步改良過的曲轅犁也不會太超出這個時代,以至于引起滿朝人精們的懷疑。
至于手中其他的東西,李雲樂暫時不打算曝光,一個也就罷了,要是多了她想不被懷疑都難。
但她不知道的是,這番回答卻已經是驚到了不少人。
原本不少朝臣還笃定李雲樂如今年紀尚淺拿不出什麼有用之物,如今頓時失望不已。
安樂郡主這才幾歲?竟就能改造農具了?
如今的犁也是經過千百年的使用改造的,怎麼可能短短幾年就被她改進了那麼多?
難不成是她瞎貓碰上死耗子招攬了頂尖工匠?可最頂級的工匠不應該在皇宮内嗎?他們可都沒能做到啊!
不可能,絕不可能,說不準她就是為了活命誇大其詞呢,朝臣們在心中不斷地安慰着自己。
武三思更是咬牙切齒,李雲樂當年可是為了逃避跟他的兒子武崇訓成婚才出家成了女冠。
雖然對外的說法是她醉心道法,無心情愛,但他心中清楚這是嫌棄他家,心中很是屈辱。
隻是礙于李雲樂的身份,武皇還盯着他們讓他們好好相處,武三思這才忍了下來。
但他心中對李雲樂的怨氣自然不可能輕易去除的,一直在心中畫咒罵李雲樂最好真的過上如那些道士一般清修凄苦的日子。
結果她在道觀中不僅一點沒有安心修道,還借機偷偷研究那些奇淫巧技之事,這讓他怎能不氣?
武皇的心跳陡然加速,如果李雲樂所說為真,雖不能達到天幕所言的境界,但也能多養活不少百姓了。
其實她隻是試探李雲樂,并不指望還如此年幼的李雲樂真能拿出什麼切實可行的東西來,預期也不過是李雲樂能提出一些大方向上的建議。
但她剛才聽見了什麼?李雲樂竟然改良了耕犁,那“曲轅犁”不僅能節省一半畜力,還能提高田地産量?這真的不是神器?
不過這丫頭向來狡猾,該不會是為了保命誇大了效果吧?
罷了,去看看就知道真假了。
雖然知曉此時最好保持冷靜,然而武皇卻是終究克制不住心中的迫不及待,當即道,“那農具可曾在洛陽城中?朕要以最快的速度看到,現在就去!”
李雲樂一驚,這也太激動了吧,現在還是大半夜呢!
不過聽這話的意思,她的小命應該能安全一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