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過得太苦了,他們都想拼上一把了。
于是當裡正走出村莊時,他的身後竟是跟了快百号人,幾乎快占了他們村中一半的村民。
而當到達後,裡正卻發現大門處已經站了不少别的村子的村民。
對視一眼後,他們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心照不宣的默契——他們也都是為了安樂大帝和那天幕中的糧食而來!
裡正心中驚訝,卻又生起一種必然之感。
他們臨近幾個村子條件都差不多,他們會這般想那其他人也會這般想——他們要為天幕中那未來的美好日子拼上一把!
而現在看着眼前這位不知是什麼官職的大臣那張黢黑的臉,裡正心中漸漸了然,他多半就是朝中那些不願見到女帝登位、想要陷害安樂大帝的迂腐臣子了。
裡正再次為他們的決定感到慶幸,幸好他們來了!
雖然他們小老百姓人微言輕,但是陛下總不能不顧忌民意吧!
他們一定要為自己為後代,保住“安樂大帝”!
這般想着,他當即大聲朝着前方喊道,“陛下,我們有要事禀告!”
這人一看就靠不住,他還是得去找别的大臣引薦!
武三思被這喊聲驚醒,卻還是氣急敗壞。
果真是一群沒讀過書的愚民,為了天幕上那點虛無缥缈的好處竟就支持這般離譜之事!
而李顯則是心頭一喜,他就知道安樂那般好是不可能被百姓們反對的!
看看!百姓們竟然都為了保護安樂特意來向武皇陳情,這可是以前都沒有過的事?
趁着武三思愣神的功夫,他快步上前對着裡正道,“大家放心,聖上一向重視民意,她肯定會重視大家的意見。”
老人雖然不知道李顯的身份,但隻看他身上的衣服便知道他的身份絕不會低。
再加上他的語氣比之前的武三思要和善許多,老人心中頓時生出親切之感,問道,“不知您是?”
李顯此刻心中可謂是得意萬分,但面上卻依舊強行維持着嚴肅鎮定的形象。
畢竟這個時候他可要維持住自己的形象,不能丢了自家女兒的臉面!
他“裝若無意”地開口道,“孤是當今太子,也是安樂郡主的父親。”
随後李顯便滿意地聽到了預想中來自百姓們的驚呼聲以及竊竊私語。
“哇,太子哩,那不就是下一個皇帝!”
“天幕上好像說過他對安樂大帝很好,很信任安樂大帝,應當不會害安樂大帝吧?”
“能生出安樂大帝這般優秀的女兒,太子殿下肯定也不差的。”
“不是吧,俺記得天幕說他沒什麼本事,但靠着安樂大帝地位也不低的。”
“不管了,他為了自己的皇位,應當不會害她的。”
……
百姓們自以為自己的聲音很低,但他們在田間幹慣了農活,嗓門一向很大,于是幾乎都被李顯給聽了進去。
李顯:隻講前半段就好了,不用全部複述天幕的話。
不過也多虧得着這幾句話,李顯決定不再聽百姓們的“誇贊”,而是道,“把你們的文書都交給孤吧,孤呈給陛下。”
武皇帶着朝臣們站在農莊大門處,雖聽不真切他們幾人說的具體話語,但也能看得個大概情形。
僅憑武三思愣神在那,而李顯竟興奮了起來這一幕,聰明人便都猜到了大概是怎麼回事。
一瞬間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然而不管他們心中怎麼想,李顯也攜帶着百姓們的請願書來到了武皇面前。
李顯依然難掩心中激動,當然他也不打算掩飾,當即高聲道,“陛下,這些百姓都是為了安樂而來,他們認為天幕中的政變還并未發生,還能在未來做出許多利國利民的事,所以希望陛下能夠對安樂網開一面。”
“這是他們的請願書,上面有着附近好幾個村莊村民的簽名。”
說着李顯便将文書展開,衆人便見到那文書上是密密麻麻的簽名。
劉大、劉春、王二郎、謝春花……
那些名字幾乎都很是樸實,簽名也并不好看,很明顯是百姓們照葫蘆畫瓢描畫出來的。
但是一筆一劃都十分清晰,顯然是百姓們用心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