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劉瑾的速度比王陽明想象的還要快。
劉瑾為了除掉王陽明,還特意雇了殺手,想要在半路除掉他。
嗐,這陽明老哥啊,你是怎麼得罪了他呀,非要趕盡殺絕不可。
原來是他在上書的奏疏當中,狠狠地罵了劉瑾為奸黨。
這個“奸黨”可是非常有分量的兩個字。
早在太祖朱元璋時期,為了加固中央集權的統治,防止大臣們結黨營私,謹防内外勾結而設的“奸黨罪”,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扣上這個帽子的。
怪不得劉瑾這麼氣憤,非要殺了陽明老哥才解氣。
既然你要殺我,那我就跑吧。
于是,王陽明在前面跑,殺手在後面追。
跑呀跑,追呀追,你追我,你追到我,我就讓你嘿嘿嘿......
可王陽明哪裡是坐以待斃的人呢?他緻力于成為聖賢,可不是隻知道讀書的書呆子,更何況,他精通兵法,又研究哲學。
所以,他堅決不和劉瑾打攻堅戰,而是用一招“瞞天過海”騙過了殺手們。
殺手們追到杭州的時候,發現了王陽明的帽子和鞋子,還有随身攜帶的衣服漂在錢塘江上。
殺手們一見,難道這哥們兒跳江自殺了?現在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總不可能一個接一個地跳進錢塘江去找人吧!
既然找不到人了,那就當他死了吧。
于是,殺手們十分配合王陽明的演出,打道回府,将王陽明的死訊帶回去報給了劉瑾。
同時,被牽連的,還有王陽明的父親王華,被趕出了北京,貶為南京禮部尚書。
王陽明利用假死逃過一劫,連夜趕到南京。
王華打開門一見,兒子渾身濕透,還帶着傷,委實心痛不已。
幾經商量之後,父親王華建議道:“兒啊,你還是去貴州上任吧,畢竟那地方天高皇帝遠,劉瑾也不會追你追到貴州去吧。”
“可是,貴州一片荒蕪,遠在四服之外,我要是走了,誰來孝敬您老人家呀?”王陽明淚眼婆娑,“爹,兒子舍不得您。”
這話一定是王陽明的内心話,人到中年,遠離故土和親人,放到誰身上都會舍不得。
但是,王陽明現在已經是一個死人了。
一個死人總不能出現在光天化日之下吧,萬一消息傳到劉瑾耳朵裡,還是會招來殺身之禍。
“兒子,現在的世道,已經不是弘治朝了。”王華也十分不舍,但是也無可奈何,語重心長地說道,“既然是朝廷的委命,就是一份責任,男子漢生于天地之間,不必計較于家長裡短,要以天下蒼生為重,你去吧。”
對于一個山區跑快遞的芝麻小官,談不上天下蒼生之重,更多是保全自己吧。
王陽明知道父親的良苦用心,隻好聽了父親的話,踏上前往貴州的旅途。
為了更好地保護兒子安危,王華精心挑選了三個随從,一名王祥,二名王金,三名王舍,一路伴随王陽明趕赴貴州。
那麼,有朋友可能會好奇,這正德皇帝朱厚照在幹嘛呢?難道就放任劉瑾這樣胡作非為嗎?
答案:是的。
坊間傳言:正德德不正,宦官官如天。
朱厚照整日裡忙着玩呢,哪有心思操這些亂七八糟的心,隻要不影響他玩,随你怎麼折騰。
這不,劉健走了,謝遷走了,朝臣走了七八成,剩下的基本都是劉瑾的狗腿子。
好家夥,現在清淨了,再也沒有人去打攪朱厚照了。
劉瑾每次奏事,總是趁朱厚照正在玩遊戲的時候。
朱厚照心裡不耐煩,便趕緊揮手讓他走開,并說道:“我用你幹什麼?别來打擾我!”
從此,劉瑾便獨斷專行,不再彙報朱厚照。
也正因為如此,劉瑾明白,隻要伺候好朱厚照,讓他玩個開心,玩得盡興,朝堂上的大小事,還不都是自己做主。
于是,為了讓朱厚照玩得更沉浸,劉瑾想出了一個絕好的法子。
當他向朱厚照禀呈的時候,朱厚照眼睛裡都在冒光。
豹房!!!
沒錯,劉瑾向朱厚照建議,在皇城西北角有一塊空地,剛好位于北海以西,北大街以南,又瀕臨太液池,有山有水,風景秀麗,是一個絕佳的休閑納涼之地。
最主要的是,那片地極少開發,奇珍異獸都在那裡自然生長,若是修成宮苑,當成平日裡的玩樂之地,絕對物超所值。
朱厚照一聽,随即拍手叫好,立馬同意,并下诏動工,盡快修建完成。
對于宮苑的名稱,原定為獅房或虎房,畢竟獅虎二獸有絕對的号召力。
但,朱厚照不想聽到獅虎二字,當即否掉,遂起名為“豹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