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是朱厚照費盡心思想要到的地方。他知道,當年土木堡事件,讓整個大明萎靡了半個多世紀,現在需要一場偉大的勝利來提振信心。
他身體裡流淌着永樂大帝和宣德皇帝的血,有着他必須要完成的使命。
不管敵人是誰,小王子也好,大王子也罷,在我神威鎮國大将軍朱壽面前,統統都是一盤小趴菜。
朱厚照非常興奮,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見到這位神秘的小王子。
在江彬的帶領下,朱厚照一路狂奔,很快就到了宣府。
可是,到了宣府之後,并沒有發現小王子的身影,甚至連一匹蒙古馬的屁都沒聞着。
朱厚照是自由了,但京城的那幫文官可就不自由了。
他們得知皇帝闖出居庸關的消息後,被吓得肝膽俱顫,因為這位小祖宗還沒有子嗣,萬一出了什麼事,誰來繼承皇位呀!
很快,身在宣府的朱厚照,就收到了谷大用傳來的一大框奏疏,全是請辭的辭職信。
朱厚照随機挑了一本,瞥了一眼,就十分不耐煩地丢在了一邊。
但冷靜下來一想,要是都辭職走人了,誰來幹活?
于是,朱厚照帶着不情願又無奈的心情,下了一道诏書:朕巡視宣府,不日便回,諸卿各司其職,勿憂!
發出這一道诏書,不過是朱厚照為了寬慰那些文官們的心而已,真的會不日便回嗎?那就日後再說吧。
不久之後,朱厚照在宣府百無聊賴,太安靜了,都找不到蒙古人的影子。
他決定再深入一層,前往陽和,真正的軍事前沿。
陽和是大明和蒙古鞑靼接壤的地方,時常有小規模戰鬥發生。
朱厚照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直覺,快了,就快遇上了。
随即,朱厚照給大同總兵王勳發去一封書信,命令他打好精神,好好守城,安心練兵。
王勳接到這一封奇怪的信,一頭霧水,看了一眼落款,更是懵上加懵。
落款上寫着“總督軍務威武大将軍總兵官”,王勳覺得莫名其妙,朝廷好像沒有這麼個官職。
随即,王勳又把相關的文書翻出來研究了幾遍,還是沒有弄明白。
他再看這封信,從口氣上,雖然很大但也比較嚴肅,不像是開玩笑。
王勳是一個謹慎的人,他多方打聽,才知道這封号是皇帝朱厚照給自己封的,并且還給自己起了個另外的名字——朱壽。
你說你,平時在京城玩玩就行了,這麼嚴肅的場合,怪不得會吓人家一跳。
随後,朱厚照向朝廷發出一封書信。
孫子兵法有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馬上就要打仗了,沒有糧草可不行,朱厚照發往朝廷的書信,就是一封要錢的信。
戶部尚書接到書信後,見到落款是大将軍朱壽,頓時就知道了怎麼回事,旋即将書信交給了内閣。
内閣給出的意見十分統一:沒錢。
得到這麼一個冷漠的回複,朱厚照自然心裡不痛快,他又寫了一封信,非常嚴肅且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狠狠批評了内閣和戶部。
大概意思就是:現在馬上要打仗了,事關國家大事,你們怎能因為個人恩怨,而不顧天下安危呢?
内閣和戶部無奈,隻好籌集了五十萬兩銀子,給朱厚照送去。
這不,還是要好好治一治,才肯拿錢出來吧。
朱厚照有錢了,可以放心去策劃一場戰争了。
他心裡非常明白,這一場仗,遲早要打,既然敵人不來,我就把敵人找出來。
很快,鞑靼小王子就聽說了“總督軍務威武大将軍總兵官”的名号,而且聽說還是大明國姓。
鞑靼小王子号稱自己是成吉思汗第十五代孫,純正的大元血統,和大明有不共戴天之仇。
既然你姓朱,那我就專打姓朱的人。
小王子來了,他帶領着五萬精銳來了,來尋找一位名叫朱壽的人。
正德十二年十月初,蒙古鞑靼部落小王子率五萬騎兵,對外号稱七萬,進犯大同。
大同總兵王勳急了,他連夜派人告訴朱厚照,希望皇帝大人回京避難。
自己身死殉國無所謂,還有戰後撫恤金,但皇帝不能出任何差池。
不料,朱厚照非但不走,還命令王勳集結部隊,主動北上迎戰鞑靼軍隊。
王勳哭笑不得,這不扯淡嗎?憑自己手中這點兵力,守城都夠嗆,怎麼還敢去和蒙古騎兵硬碰硬?
哎,果然是個啥也不懂的小屁孩。
可那是皇帝的命令,能不聽嗎?
此時的朱厚照,雖然身處陽和,但他似乎已經看見了這場戰争的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