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人不能缺乏快樂這個情緒,但是不同的人的快樂有不同的阈值。
普通人攢錢買一個自己心愛已久的包能高興大半年。
而有錢人,掃蕩了所有當季新品,也沒覺得哪裡值得高興的。
許遷在還是一個為加薪和加班發愁的社畜的時候。
和也很多人一樣,認為那些作死的有錢人,純粹吃飽了撐得。
如果他有了錢,他每天吃吃喝喝就行,肯定開心。
曾經的吐槽到此為止了,現在卻真的面臨這個問題了。
一個億,足夠他在合理消費内,吃穿不愁,甚至可以說,怎麼花都花不完。
如果不給自己找點事情做。
當普通的消費在他這裡已經習以為常,他的快樂阈值就會改變,如果還沒有别的事情發生,他的心理狀态就會一直處于一種不快樂的狀态。
為了追求快樂,追求刺激,他可能會過度消費,可能會染上一些不健康的愛好,他可能會沉迷煙酒和女色……
不過,所謂的馬斯洛層次需求理論,快樂阈值等等問題,他也僅僅是理論了解一下子。
在寫消費清單的時候,許遷雖然想的還是:我應該不會吧,真的要這麼麻煩給自己找事幹嗎?
不過,許遷很快在自己的人生經曆裡找到了一段可以算是平替的實證。
那段口罩時期,他所在的城市被封城了。
他的工作雖然能居家辦公,本以為就是換個地方工作,還省了通勤,最多就是同事之間交流麻煩了一些。
但是……甲方被封了。
他們做完手頭上的單子後,一單都沒接到。
同事們被封在家裡,不用幹活同樣很忙。
因為一家老小的口糧要搶購,家裡的家務要處理,孩子的作業要輔導,老人的藥要想盡辦法買,不幸中招後,還得全家大挪移。
可許遷這個單身漢是徹底閑下來了。
居委發的口糧,别的家庭五口人,吃三天,他一個人能吃兩周。
小區群裡随便拼個單,冰箱就滿了。
沒有工作,出不了門,原本應該是逍遙自在的吃吃喝喝(最初的零食存糧還比較足),把以前沒有刷完的綜藝給刷了。
把沒看的電視劇給看了,還有遊戲,曾經沒時間刷的成就,現在也有時間慢慢反複沖刺了。
然而沒到三天,他就遊戲玩不下去,綜藝不想刷,電視劇看了兩集就不想看了,整個人充滿了戾氣。
除了被關在家裡的憋悶之外,還有就是……輕易得到的,就不快樂了。
“我不能除了娛樂,然後就什麼事情都不用做。我得給自己找點正經的事情做。我需要事業上的難度,我需要有所追求,我需要正向的社會認可和成就感。哪怕這個工作,幹着幹着,可能會讓我不太開心,我也要堅持。”
剛剛脫離社畜身份的許遷把外出上班這個選項打了×。
經過一系列篩選,最後決定當一個自媒體工作者。
“自媒體行業不好混,魚龍混雜,很容易把心态搞崩,但是我不圖賺錢的話……難度就大大降低。我決定,開個賬号,關閉評論區。對了,系統……網上其他渠道的評論你不能幫我過濾?”
系統沉默了許久,自家宿主是打算開個自媒體賬号,然後當單機玩??
【宿主,如果有心理問題的話,可以求助心理醫生。】
“日後如果有問題的話,我自然會求助心理醫生,但是現在這不是在預防這種情況發生嘛。”
系統:我覺得你現在就能去一下。
【可是您拒絕任何外界交互,那怎麼獲得你剛剛說的正向認可和成就感。】
許遷停頓了一下,然後猛然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
“我就說我不适合創業,這麼明顯的BUG,我竟然為了省事給忽略了。”
“你說的對,統子,正向的反饋是我需要的,合理的批判我也是該聽的,至于網上拉踩,引流,誣蔑等等事情……大環境如此,那就隻能惡人自有惡人磨了。”
許遷打開工作計劃,在敗家項目旁邊打了個括号(雇傭水軍)。
如果沒紅,那就沒什麼。
如果稍微有點名氣了,那真的什麼髒的臭的都跑過來了。
最簡單的一招就是引流。
比如故意在評論區說一句“你的風格和XXX好像呢”“你的最後一句和XXX一樣呢。”“這個口癖XX也有呢。”
看似單純的理讨,實際上就是把你置于抄襲的風口浪尖。
順便利用APP的大數據搜索制度,在評論欄這裡凝結出高頻搜索鍊接,成功引流。
你的粉絲們追過去看看,發現兩者完全不一樣,再回來反駁?
這不重要了,他要的引流效果已經達到了。
這種睜眼說瞎話的引流好歹人家看了視頻就能分别。
如果跑來碰瓷你的人,本來就是抄襲你的呢?
你是精心制作的視頻,他是AI制作的抄襲縫合怪。
你是耗費幾天幾夜制作,他耗費幾分幾秒合成,水軍一雇,引流成功,他賺到了錢。
你還得費盡心思解釋自己沒有抄襲。
然而這種,隻是初級惡心的。
比較過分的是那種,境外勢力拿錢來黑你的。
各種謾罵和無端造謠鋪天蓋地。
普通粉絲根本很難罵得過專業分子,更何況粉絲們是用手打的,他們是用代碼自動書寫的。
所以專業對罵需要專業水軍。
他不可能給所有水軍團體打錢,讓他們不接自己的單,還不能花錢找幾家專業水軍,出事後幫自己對罵?
哦,對了。
剛剛那個(雇傭水軍)的備注後面又打了個備注(聘用律師)
“嗯,這麼看,錢可能不夠,不過沒關系,500W也不是要一口氣花掉的。律師雇兩個吧,畢竟我選的賽道可能挺招黑的。”
系統:???
許遷用電腦找出了幾個視頻。
視頻裡卻是白發蒼蒼的老人,在樸素的光線和平緩的BGM的背景音下,默默的做着各種手工。
“兩個世界果然還是有細微差别的,比如重現非遺工藝這個賽道,在我那兒已經是百花齊放了,而這裡……卻還沒開始。總算是給我這個穿越者留了點縫隙。”
他搜索了一下,目前還停留在,找專業攝影師,去采訪老師傅。
然後把老師傅的手藝完整的拍攝下來。
最後的結尾,十有八九會落在“現在的年輕人吃不了這個苦,沒人願意學這個了。”
這實際上,走入了一個誤區。
學會某一個技藝和用這個技藝謀生是兩回事。
随着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和一些傳統收徒觀念,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産,注定走向沒落,甚至失傳。
它不流行了,不賺錢了,以此謀生甚至很難溫飽了。
或者是隻有一小撮人學會就能滿足整個市場需求了。
你再讓鼓勵年輕人以此作為畢生的謀生手段的來學習,這就有些反人類了。
可技藝的傳承并不是隻有以此謀生這一條路。
當第一個博主根據古籍和舊影像資料,複刻成功後。
第二個博主跟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