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姨娘卻是個受不得激的,雖然也知道小韓氏的這番話,就是在故意說給她們聽的,可心裡還是止不住地在意。
她心裡暗暗地想:是啊!都是庶出的閨女,憑什麼鳳婵韻就能坐上去,而她生的鳳婵蔻就不能?
這不是明晃晃地告訴旁人,她生的閨女,比不上大韓氏生的嗎?
想到這裡,她成功跳進了小韓氏挖的陷阱裡,把矛頭對準了大韓氏,酸道:“姐姐可别藏私,也教教我們,怎麼樣才能把女兒教得惹人喜愛,讨到老爺和夫人的歡心。”
“姐姐自小在老爺身邊服侍,想是最懂得如何讨好當家人的。”
大韓姨娘原是鳳丞相年輕時身邊的婢女,娶了安氏之後才擡的姨娘。
李姨娘的這句話,可以說是揭人專揭短,把大韓姨娘的底子給揭了個幹淨。
大韓姨娘心中惱怒不已,但她忍氣的功夫向來好,沒有當衆刺回去,而是平心靜氣地道:“大姑娘好,也都是老爺和夫人教得好,我沒有什麼可傳授給妹妹的。”
“小韓妹妹說得對,好與不好,都是個人的造化罷了。造化好的,生不生、生兒生女都一樣,造化不好的,是生兒子也無用,生女兒也無用,不生也無用。”
一句話,把桌上的所有人都給拉了下來。
兩位沒有子女的姨娘就不說了,其他有子女、但是子女夠不上主桌的姨娘們也是心中一梗。
李姨娘率先忍耐不住,質問道:“你說誰的孩子無用?”
又轉頭對尤姨娘道,“姐姐真是好脾性,這樣的話都能忍下來,人家說你生得再多都無用呢!”
眼見這邊的聲音越來越高,旁邊的鳳婵蔻立即揚聲道:“六弟弟,你給二姐姐準備了什麼禮物?”
一句話,成功吸引了衆人的注意力,止住了姨娘們的話題。
鳳卓诜是個藏不住事的小孩子,聽到鳳婵蔻的問題,特地回頭看了看丫鬟手中拿着的禮盒,先高深莫測地說了一句:“等交給二姐姐的時候,四姐姐就知道了。”
說完又忍耐不住炫耀的欲望,透露道:“我聽說二姐姐喜歡古籍,我的禮物,她一定會喜歡的。”
這下,誰都猜到他的禮物是什麼了。
鳳婵音陪着鳳丞相和安氏來得晚些,走到廳外的時候,正好聽到裡面的最後幾句話。
她是習武之人,耳目靈敏,隔着一段距離,其實已經把幾位姨娘的口角聽在了耳朵裡。
她暗自歎了一口氣,人多是非多,都是父親的錯,好好地納這麼多妾室回來,全是事兒。
今晚是為她舉辦的家宴,她比誰都希望宴席能夠和和樂樂地開場,和和樂樂地結束。
鳳婵蔻機智地化解了争端,她也就當什麼都沒聽到,言笑晏晏地和弟弟妹妹們見了面,交換了禮物,又認了認幾位姨娘,就入了席。
宴席看着是今天才臨時準備的,但其實安氏很早就開始在籌備這事了,隻不過是沒有聲張而已。
她以休沐時家裡要聚聚的理由,提前吩咐管事們把該采買的東西都采買了,把庫房裡會用上的東西也提前清點了,隻等鳳婵音到家了,就能立即用起來。
所以,不過半日的時間,詹氏和鳳婵韻就張羅得有模有樣了。
整個丞相府,從外面看不出什麼,但是從裡面看,阖府都張燈結彩、花團錦簇的。
不像是在辦一個小家宴,倒像是要辦什麼大喜事。
用小韓氏的話來說,她進門的時候,都沒有那麼大的排場。
就這,安氏還尤嫌簡陋寒酸了,對鳳婵音道:“等你去見過老夫人了,家裡再給你辦一場更大的家宴,把族中的親戚們都請來,好好熱鬧熱鬧。”
說完,擔心鳳婵音這些年在明月觀清靜慣了,變了性子,不喜歡熱鬧了,又補充道,“當然,這都看你的意思,你要是喜歡,我們就辦,你要是嫌吵鬧,我們就不辦了。”
辦啊!
為什麼不辦?
鳳婵音最喜歡熱鬧了。
她立刻就道:“我不嫌吵,就按母親說的來辦就是了。”
“到時候,不僅要請族中的親戚,最好再把京中的年輕姑娘也都請來做客,我好多交些手帕交。”
“我在明月觀多年,如今下山了,除了家裡的兄弟姐妹,都沒什麼同齡的朋友。”
一番話說得讓人又好笑,又心酸,安氏拍着她的手道:“好,那就辦,辦得大大的,一定讓你交到很多朋友。”
鳳卓诩揶揄道:“自小就喜歡排場,這麼多年還是沒改。”
好好地,他突然揭小時候的短,鳳婵音上一刻還樂呵呵的,下一刻就黑了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