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遇險,獵場出現群狼,按常理,為了聖人的安全着想,本是應當結束秋狩,護送聖人回宮。
但貴妃傷勢過重,不宜挪動,聖人體恤貴妃,也體恤各公卿朝臣難得進皇家獵場狩獵,故而宣召秋狩繼續進行,待貴妃傷勢漸愈再行回宮。
圍場上下盡皆山呼萬歲,感謝皇恩浩蕩。
秋狩如常進行,可東山上的氛圍早已不如之前,稍有心眼的人都已無心射獵,隻想要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負責打理圍場的一衆官員已經全部被下了大獄,獵場交給了禁軍全權管理。
惠貴妃宮裡的侍奉之人也被帶走了好幾個。
掩蓋在衆人歡聲笑語之下的,是一片風雨欲來的陰暗色彩。
大人們每日照常出遊打獵,交際來往,不過都是在作戲,演一出安泰祥和給聖人看。
隻有小孩子全然看不懂這些陰風暗雨,他們隻知道狩獵不停,就又可以躲過課業,繼續在外面逍遙。
小孩們的笑,都是發自内心的歡快之笑。
其中,笑得最歡快的,要數鳳卓譚這個愛臭屁的小孩!
鳳婵音拯救貴妃于危難之中的事迹已經傳遍了整個東山,連着三日,皇家的賞賜如流水一般送進鳳家的營帳裡,第一天是聖人的賞賜,第二天是皇後的賞賜,第三天是惠貴妃的賞賜。
鳳家上下,連着鳳卓譚這樣的小孩,都被聖人召見過了。
聖人封了鳳婵音做德安縣主,誇贊鳳家的孩子有勇有謀,有情有義,說鳳家是有福之家。
一時間,鳳家風光無量。
在鳳卓譚看來,鳳家的風光,就是文信侯府的風光,文信侯府的風光,就是他鳳卓譚的風光。
風光的鳳三寶氣焰嚣張,更甚從前,身邊的小跟班也是一日多過一日。
鳳家本就顯赫太過,招人眼紅,他如此招搖,更是惹人嫉妒。
有些個氣量狹小、見不得人好的小人,實在看不過他那副志得意滿的嘴臉,有心想教訓教訓他。
這些人不敢明着對上鳳家,就使陰招,設了個圈套,把鳳卓譚诓到林子裡,推進了一處洞穴之中。
鳳婵音像是開啟了什麼撿人天賦似的,鳳卓譚在洞穴裡扯着喉嚨喊救命的時候,又是她第一個聽見的。
也是因着發生貴妃之事後,大家雖然不敢駁了皇帝的面子,會照常去獵場裡打兩隻獵物應應景,但大部分人畢竟心有忌憚,不敢往深了去,多是在獵場外圍晃晃就回去了。
鳳婵音是無所畏懼的,她身手過硬,身邊又帶着衆多護衛,每日必得獵個大家夥回來,才算滿意。
鳳遠深谙聖心,知道皇帝此時就希望一切如舊,希望衆人秋狩的興緻不減,所以隻要鳳婵音帶夠了護衛,他也就随她去了。
鳳卓譚能及時獲救,還真是要感謝他這個精于算計的叔父。
當然,他更要感謝的,是鳳婵音這個二堂姐。
鳳卓譚本是要感謝的,奈何他和鳳婵音天生氣場不合,他剛對鳳婵音生出了一點感激之情,還沒來得及表達出來,就被鳳婵音一句話給澆滅了!
“你怎麼這麼沒用?”鳳婵音鄙夷地道,“這麼明顯的圈套你也看不出來,可真夠笨的!”
鳳卓譚滿肚子的感謝話一句都沒說出來,恨恨地道:“你才笨!誰要你救了?就算沒有你,小爺的護衛們也會及時趕來的!”
“反了天了你!”鳳婵音揪住他的圓臉,“你是誰的小爺?我看你是皮又癢了,想挨樹條子!”
姐弟倆罵罵咧咧地回了營地,一個立刻跑去老夫人跟前告狀,說二堂姐欺負人,一個立刻去找了大伯父告狀,說小堂弟缺心眼、太招搖,人又笨,還不知感恩。
老夫人這回一改往日的态度,不僅沒有幫着鳳三寶責罵鳳婵音,反倒是幫着鳳婵音說了兩句好話。
她欣慰地道:“這才對,姐弟之間就是該互幫互助的,譚哥兒是你親弟弟,你是要多護着他些。”
瞧這話說的。
鳳婵音在心裡翻了個白眼。
鳳卓譚是她堂弟,又不是她祖宗。
她救人,還救出義務來了?
不管老夫人态度如何,鳳侯爺和蔣氏倒是真心感激鳳婵音的。
鳳卓譚掉進去的那個坑洞,位置又深又偏,尋常人根本不會往那裡去!
鳳卓譚這缺心眼的玩意兒還把護衛們全支開了,要不是鳳婵音及時出現,他說不定都已經成了野獸的腹中餐。
鳳卓譚有驚無險,鳳家上下照舊一片歡騰熱鬧,不止如此,家人之間比之前還更親近了幾分。
誰都很開心,不開心的隻有鳳卓譚一個,他不僅被小人給诓騙了,還失去了老祖宗的寵愛和偏袒,這讓他怎麼開心得起來?
他在心裡狂罵了那群小人一晚上,發誓一定會替自己找回場子!
罵人的時間有點長,他睡得就晚了些,待他睡到日上三竿再醒來時,卻被小厮告知,陰他的那幾個人,昨夜裡就被人捆了手腳扔去了同一個坑裡,直到今天早上才被找回來。
鳳卓譚大呼老天有眼,惡人有惡報,快樂得連飯都多吃了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