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衣服就簡單多了,徐霁隻要求簡單舒适大方就行。原本徐霁覺得張翠香自己做的就不錯,棉布質地,舒适簡單。但張翠香覺得現在兒子也大了,又成天給人看病,總要有幾件穿的出去的衣服。
徐霁挑了家店,什麼的确良,喇叭褲,花花綠綠的都不要。隻要了一白一黑的棉布短袖,兩件黑色長褲就齊了。不到十分鐘,衣服就買好了,才花了不到十五塊錢。
來到街上,徐霁又買了徐大江喜歡吃的油條,張翠香喜歡吃的麻花瓜子,徐平徐果喜歡吃的大白兔奶糖和沙琪瑪。零零碎碎的不一會就把背簍給裝滿了。
就在徐霁準備回去的時候,遠遠的就聽到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回過頭一看,一個五六十多歲左右,瘦長臉頭發半白的顯得有些老相的女人正沖着自己揮手。
“大姑!”徐霁迎過去叫道。
“徐霁,還真的是你。”大姑高興的拍了拍徐霁的肩膀道,“最近怎麼樣?家裡最近有些忙,大姑就沒顧得上回去看你。看你現在的氣色,真是好多了,也長高了。”
大姑名叫徐大梅,和徐大江是親姐弟。徐霁的爺爺奶奶也就生了他們兩個,徐大梅比徐大江大了有六歲,一直到二十五歲才結婚,說徐大江是徐大梅拉巴長大的都沒錯。
姐弟倆關系好,連帶着徐霁兄弟姐妹幾個和大姑一家關系也很親近。當初徐霁跳河住院,徐大姑也是放下家裡的活在醫院守了幾天才回去的。
“我挺好的,大姑家裡也好嗎?”徐霁認真的回答道。
“好,好,大姑家裡也好。”徐大梅是越看侄子越喜歡,要知道兩家裡就這個侄子長得最排場,從小到大都白白淨淨的,斯文有禮貌。
雖然這次沒考上大學,想不開了點,但畢竟還是個孩子。就是大人遇到點難事都煩呢,更何況是十幾歲的孩子。徐大梅還發現,幾個月不見,侄子不僅長高了更俊了,身上還多了點什麼。說不出來,但看着就讓人覺得不能随意開玩笑了。
“那我有空去您家去找小軍玩。大姑您先忙,我買完東西現在回去了。”徐霁知道大姑今天來鎮上是來擺攤賣東西的,就不想耽誤對方賣東西。
“行,這大熱天的,你快回去吧。有空來找小軍玩,讓徐平徐果也來,放暑假小軍天天在家閑着。”徐大姑笑着道,然後又從攤子上抓了幾個番茄塞了過來,“來,路上吃。”
“大姑,我不渴,家裡有的。”徐霁忙推拒道。
“大姑給你你就拿着,這番茄是大姑親手種的,甜着嘞!我記得你小時候最喜歡吃番茄了。”滿頭汗水的大姑笑的一臉開心。
背着背簍,走在回去的路上,回想起大姑對自家的點點滴滴,就是徐霁再淡然的心也忍不住歎息。
徐大姑個子不高,性格卻是個爽朗的姑娘。但父母早逝,十六歲就獨自拉拔十歲的小弟長大,又供對方念書。公分是大隊裡少有的次次拿十公分的鐵姑娘。
按理來說,這樣模樣不醜的姑娘是不缺沒人要的,但徐大姑堅持嫁人要帶着小弟,這就讓很多人家打了退堂鼓。要知道半大小子吃窮老子,徐大江那時候都十二三歲了,不上學還行,這一上學不僅不能幹活,還得掏錢供他讀書。長大了還得給娶媳婦,這誰家日子都不好過,哪願意吃這虧。
所以,一直到徐大江和張翠香結婚後,徐大姑才把自己的人生大事給解決掉。二十五歲在農村那時候已經是個大齡老姑娘了,同齡的孩子都有兩個了。
所以,徐大姑嫁的人是二婚,也就是徐霁的姑父張建軍。姑夫前頭的妻子是難産死的,留下一個五歲的女兒剛出生的兒子。所以大姑剛嫁過去就有了一個六個月大的兒子和五歲女兒。
好在姑夫張建軍也能幹,對大姑也不錯,他們家又早就分家了,一家四口關起門來日子也能過。
後來大姑又生下一女一兒,夫妻倆都是能幹人,雖說孩子多,但也能湊活養活。但天有不測,在大姑小兒子小軍六歲的時候,姑夫去山上砍柴,不知怎麼遇見了野豬。最後姑夫被發現的的時候,是渾身是血躺在山坳裡。
人是救活了,也沒缺胳膊斷腿,但腦子卻不清楚了。醒了之後就像小孩子一樣哇哇大哭,那時候醫生檢查說是摔下山頭碰着了,腦子了有淤血壓迫神經還是什麼,總之想要繼續治就得去省城或者國都這樣的大城市大醫院。
可家裡是真沒錢了,沒法子,大姑就帶着姑夫回了家。
這麼些年了,大姑一個人顧着四個兒女,還要照顧像小孩子一樣的姑夫,可想而知有多辛苦!分明才五十出頭,卻像是六十歲一般。
徐霁想着自己一定要盡快抽時間去大姑家一趟,看能不能把姑夫的病給治好。姑夫的病好了,大姑也不會這麼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