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吳茱萸每天情緒低落,但也不是沒有好處的。現在吳茱萸每天學習充滿了幹勁。
高一下期開始文理分班了,23 班是文科班,大多數都是選的文科留在本班,隻有十幾個人選的理科然後離開了。楊陵遊和吳茱萸都留在了本班,柳華選的理科去了 9 班,柏子仁班上是理科班,他也是選的理科留在本班,然後他們班的王百薇選的文科分到了 23 班,陸英選的文科被分到 3 班。
經過分科,每個班的同學或多或少都有變動,原來 23 班的曆史課代表因為選了理科離開了,曆史課代表就要重新選了。
上學期期末吳茱萸曆史考了 96 分,然後她就對曆史有興趣了。在競選曆史課代表的時候,她毛遂自薦,最後就由吳茱萸當曆史課代表了。
楊陵遊還是化學課代表沒有變。
政史地老師辦公室在四樓,吳茱萸每天都會去四樓,有時楊陵遊上去的時候會一起,但在三樓她不會再駐足停留了。
不過真是冤家路窄,雖然不會去三樓與柏子仁偶遇了,但分班後的陸英所在的 3 班也在四樓,吳茱萸幾乎每次上去都會遇到陸英,但彼此非常默契地當做陌生人,吳茱萸有時還會為當初的莽撞感到不好意思。
吳茱萸每天當曆史課代表樂此不疲,上課前會提前上去問老師的安排,然後聽從老師安排及時組織班上同學記相關的曆史知識,還有交作業上去,老師改好了作業之後再抱下來。
這段時間的吳茱萸是快樂的,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不僅可以忘掉一些不愉快的記憶,還能讓自己豐富起來。
下午兩點學校開門,學生陸續進入校園後,吳茱萸看到前面兩個很熟悉的背影。
吳茱萸不太确定,走近一點,發現那确實是柏子仁和柳華。
這也是分手後吳茱萸第一次在學校看到他,雖然學校不大,但很奇怪也很正常,有些人就是這樣,哪怕在同一個城市同一個學校甚至是同一幢樓,不是刻意去見面,就很難再見到。
他們怎麼會走在一起,還一路上有說有笑。帶着這樣的疑問,吳茱萸回到教室後問了和柳華玩得比較好的陳雲,陳雲說他們好像現在是鄰居,就認識了。
好吧,吳茱萸也沒有太在意,隻是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從吳茱萸的家裡到河邊隻要十幾分鐘,每周六下午吳茱萸都會一個人走這一段路。她很喜歡從家裡穿越幾條小巷,還要穿過一個熱鬧的菜市場到河邊的這條路。
然後吳茱萸就會待在河邊,望着平靜的河面待上幾十分鐘,吳茱萸很享受這樣望着遠處、望着河面的感覺。河對岸的幾戶人家袅袅炊煙、河面小船劃過微波蕩漾、河堤蓑笠翁客點點星光、河邊散步人士漫漫人生路……
就好像世間萬物在這廣闊的河面面前也顯得渺小。很多個周末吳茱萸都這樣從家裡走到河邊,再在河邊駐足,這是她與自己和解的方式。
盛夏,中午的太陽更是毒辣,吳茱萸背着書包撐着太陽傘從家出發去上學,到公交站,感覺有一絲胸悶頭暈,可能是太熱了,吳茱萸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