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吳茱萸态度冷漠,而是确實不知道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陸英又問:「柏子仁對你好嗎?」
這是什麼問題,吳茱萸心想。但還是附和着吳茱萸:「挺好的。」
陸英:「我給你說個秘密,你不要給别人說,等高考後我也許會和阿布分手。」
「啊?」吳茱萸都懵了,但反應過來又覺得這是陸英的做派,她做事從來吳茱萸沒有看透過。
陸英繼續說道:「阿布性格比較偏執,我們不适合,但我不想現在提出來生出事端耽誤學習,馬上就要高考了,我想平靜度過最後這段時間。」
吳茱萸還是不知道說什麼,她不理解陸英為什麼要給她說這些。
陸英又開口:「希望你和柏子仁好好地在一起,他是一個很好的男生。」
吳茱萸心想:他很好你還和他分手。
到了二樓,吳茱萸與陸英告别。
回到教室,看到阿布,吳茱萸整個人都不好了。雖然她剛才并沒有答應陸英不告訴别人,但是好像這件事确實不太适合說出去,陸英有句話确實講得很對,那就是現在說出來确實會打破這段平靜的日子。
但是吳茱萸又很糾結,看到阿布對陸英的付出,而後又已經看到了他們的結局。吳茱萸也不想成為破壞他們關系的罪人。陸英比柏子仁還大一歲,比吳茱萸大兩歲,有時候吳茱萸在想是不是真的年齡越大越成熟,雖然她們的關系錯綜複雜,緻使兩人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但吳茱萸心裡竟然有佩服陸英這樣敢愛敢恨的想法。吳茱萸甩了甩頭,意識到不能有這種情緒,然後投入到學習中去。
第二天吳茱萸上樓去把同學錄給陸英,然後還折了一個千紙鶴一起給陸英。
回到教室後吳茱萸還在想:會不會顯得自己太幼稚了,陸英應該能懂自己給她千紙鶴是什麼意思吧。
過往一筆勾銷,真誠美好祝願。
離高考隻有 2 天了,上午上完課高中生活就徹底結束了。
其實上午都沒有心思上課,心都已經飛了,老師也不會真的講課,更多的是講一些高考的注意事項或者說一些其他有的沒的緩解焦慮的心情。
最後一節課當然是班主任的重頭戲,大概就是從心理上、飲食上、作息時間上以及考場相關的注意事項。真的感受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緊迫感。
其實還有些傷感,是真的要與高中與老師與同學道别了。
也許在這樣重大的離别前還需要一些儀式感。
臨近放學,突然聽到外面的轟動,原來是樓上的同學開始扔書扔卷子了,「喊樓行動」再次登場,亦或是華麗落幕。然後越來越多的同學加入嘶吼,盡情享受這最後的瘋狂。
這一次沒有年級主任的阻攔,沒有班主任及時制止,有的隻是同學們與青春的踐行。這場告别的确需要踐行,與自己的高中生涯告别,與相處三年的老師告别,與攜手并行的同學告别,亦或是最重要的,與自己的青春告别。
在這樣混亂又美好的情境裡,吳茱萸柏子仁自然要在一起。吳茱萸跑下樓又上到對面的樓層裡,到了柏子仁的教室。
得知柏子仁不在本校考,在杜衡、蘇木的學校考。吳茱萸柏子仁先一起看吳茱萸的考場,然後再去看柏子仁的考場。下午,吳茱萸柏子仁回到學校,發現學校已經布置成為高考考場的樣子。校門口的臨時醫務點搭起帳篷,進入學校後看到橫幅拉起,警戒線準備起,仿佛就緒的戰場,等待着戰士臨陣。
吳茱萸柏子仁一起前往吳茱萸的考室,在五樓最外面的一個教室。時間有限,吳茱萸柏子仁然後坐車到柏子仁的考場。這也是吳茱萸柏子仁第一次進入到杜衡、蘇木的學校裡面。
在進入到柏子仁考室所在的教學樓遇到了初中的班長和團支書,她們看到吳茱萸柏子仁在一起非常驚訝,然後俨然一副吃瓜的神情。吳茱萸感到不好意思,但也是開心的和好久不見的老友打招呼。
熟悉完兩人的考室後,柏子仁送吳茱萸回家。從高三寒假在一起後,這樣多的空閑時間對吳茱萸柏子仁是非常難得的。哪怕再過幾天就真正的解放了,但是吳茱萸柏子仁還是這幾天都等不了,時時刻刻都要待在一起。
到吳茱萸樓下後,兩人艱難的不舍道别後,回到家兩人又開始打電話。
白天的時間有限,到了晚上又不能住在一起,所以隻能依靠語音來解決自己的相思之苦,那天晚上從 9 點多一直講到半夜 3 點多,後半夜吳茱萸害怕吵醒家人,就蒙在被子裡說話,明明白天一直在一起,但是一分開後就有說不完的話。吳茱萸柏子仁的愛情就像跳動的心電圖,在這一刻達到了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