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吳茱萸還和瞿麥抱怨怎麼不提前通知,好歹穿一件好看的衣服。所以吳茱萸的校牌照片還是自己頂着厚厚的齊劉海,和初中畢業的照片好像沒多大差别,隻是胖了些。
柏子仁看着吳茱萸一直拿着校牌盯着自己看,「給你呗!」
吳茱萸回過神來,「真給我?」
柏子仁漫不經心道:「給你啊,都畢業了,也用不着了。」
吳茱萸:「那可以留作紀念啊。」
柏子仁:「對啊,留給你做紀念啊!」
吳茱萸開心的将兩人的校牌疊着放在一起,然後小心翼翼的放進包裡面。
時間還早,吳茱萸和柏子仁又走向河邊,但卻是和家的反方向,就為了能夠多點時間待在一起。
吳茱萸和柏子仁手牽手在河邊漫步,最後一學期來過無數次河邊,但每次都是步履匆匆,時間有限,抓住機會珍惜在一起的短暫時光。
此時的悠閑是難得的,兩人一邊漫步一邊一起憧憬美好未知的大學生活。
高中階段在潛移默化中吳茱萸也建立了自己的感情觀「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這句詩成為吳茱萸的感情箴言,并且認真去踐行。
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吳茱萸的父母非常恩愛,并且吳茱萸的父母那個年代他們的結合還不是世俗的家庭安排——相親,而是吳茱萸父親追的吳茱萸母親,然後自由戀愛結婚的。雖然吳茱萸記憶中小時候父母經常吵架,但是随着吳茱萸的長大,父母也越來越恩愛,并且也越來越離不開。這也無形之中給吳茱萸傳遞的觀念就是感情初期确實有些考驗,但隻要熬過了那些艱難的時候,就會幸福地在一起。
雖然吳茱萸隻有十七歲,但是吳茱萸的感情觀念就是喜歡一個人就要一輩子,雖然中間可能會有很多變數,但是因為愛情因為責任也一定會一直在一起的,并且她也堅信她和柏子仁一定會一直在一起的,特别是現在正是戀愛的甜蜜期,更給了她莫大的信念。
感情熾烈的小情侶在面對回家的離别總是難舍難分,回到家後又會開啟新一輪的電話聊天,永遠有說不完的話。
畢業後緊接着就是同學聚會,柏子仁班上聚會的時候,吳茱萸會在最後去找他,然後兩人一起回家。吳茱萸班上聚會的時候二人也是這樣,就是會抓住一切時機在一起。
吳茱萸在 KTV 得知了阿布已經分手的消息,吳茱萸一點兒也不感到意外,隻是沒想到這麼快。而後又覺得這就是陸英,是那個自己心裡一直不敢承認對她沒有恨隻有佩服的人,是那個自己想成為卻成為不了的人。
因為是高中同學畢業聚會,這成了吳茱萸家難得的沒有門禁的時候,也就是說這天吳茱萸可以和柏子仁待到淩晨後才回家。十點多吳茱萸從 KTV 抽身,柏子仁來接她。然後兩個人一起沿着光陽最寬的光陽大道行走。道路兩旁一樹一樹的花兒伴着溫度升高,也競相開放,惹人駐足,仿佛在為吳茱萸和柏子仁慶祝來之不易的幸福。
夜色匆匆,行人星星點點,一切好像都慢了下來,周圍都沒有人,柏子仁握住吳茱萸的手,再次俯下身來親吻。路燈下的女孩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整個人都是紅潤的,還是害羞的甜蜜。
6 月 23 日高考成績公布,不出所料整個高中全心投入愛情的吳茱萸成績并不理想,吳茱萸第一時間給柏子仁打電話,告訴他自己的成績和擔憂。此時的柏子仁正沉浸在自己高考分數還不錯的喜悅中,兩個人各說各的,柏子仁給吳茱萸講自己的成績,隔着電話都能感受到柏子仁的開心。
吳茱萸和柏子仁都填了本省的大學。最後吳茱萸還是放棄了藝考志願,按照普高類志願進行填報,所以也就并沒有就讀自己理想的傳媒院校和自己熱愛的播音主持專業。
七月份大學錄取通知書陸續寄出,同學們收到通知書後,升學宴又開始辦起來。首先就是杜衡的升學宴,其實吳茱萸和這些初中同學是沒有聯系的,都是因為柏子仁和他們是兄弟,加上其實也是初中同學,就一起參加。
八月份柏子仁也要辦升學宴了,吳茱萸是很開心也很糾結。因為去柏子仁的升學宴就會見到柏子仁的父母。從得知柏子仁升學宴時間的那一天,吳茱萸既期待又害怕。
終于到了這天,吳茱萸和柳華約好一起去柏子仁的升學宴酒店,下車後,柏子仁在門口等待,柏子仁向父母和吳茱萸相互介紹對方,吳茱萸非常不好意思的喊叔叔阿姨。
整個吃飯的過程中吳茱萸全程都是非常局促的,席間,柏子仁的母親主動找吳茱萸說話,問吳茱萸在哪所學校,吳茱萸都是有問必答,自己不敢主動開口說什麼。對于未來,吳茱萸充滿了期待同時也有恐懼。
除了蘇木被外省的大學錄取,其他人都在本省的大學。杜衡在南崊北區,吳茱萸在南區,柏子仁在東區。雖然都是南崊市的半小時經濟圈,但隻有東區通了地鐵。楊陵遊的學校因為在市中心桂陽區,所以地鐵也直接到學校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