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始皇二鳳,boss直聘 > 第2章 打仗,這麼容易了嗎?

第2章 打仗,這麼容易了嗎?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此時,在含光殿門外的高适,人微懵。

作為八品左拾遺,他沒有資格直接上朝。但他聽見大殿裡李世民還沒說幾句話,就直接斬了京兆府尹崔光遠。

這對嗎?

這不對啊!

陛下不是讓建甯郡王回來借兵墊後嗎?

而且,崔光遠身為長安的最高行政長官被殺,之後長安的大小事務誰來負責、誰來處置?

建甯郡王究竟要幹什麼?他真是來給陛下墊後的?

不确定,再看看?

殿外的高适,和天幕觀衆想到一塊兒去了。

直播彈幕一衆人,也都在紛紛猜測李世民究竟要幹嘛。

猜了半天,最後隻剩下六個大字 ——

不确定,再看看。

此時,所有殿内官員全都被李世民鎮住了,猶豫或是想要投敵的,也不敢在此時亂動心思。

好比驸馬張垍,原本已生投敵之心,此時被吓得雙腿哆嗦,半天也說不出話來。

他倒是想告李世民的狀,但奈何皇帝不在,連該往哪裡告狀都不知道!

就算有人對李世民不滿,此時也什麼都做不了,隻能任由他站在所有官員面前發号施令。

然而很快,百官們就發現李世民的政令井井有條,十分合理且可行,熟練得就像處理過千百遍朝堂事務一樣。

【???這大佬的氣場看起來像我們世界五百強的老闆啊!不對,像我老闆的老闆!】

【而且對京城各官員的職務好了解啊!大膽猜一下,不會是幹過……皇帝吧?】

李世民此時還有空看了一眼天幕,心道自己當皇帝二十年,不熟練才怪。

此時長安大亂,李世民吩咐下去有三:

第一,穩住城内軍心;第二,維護好長安治安,避免有賊子趁機搶劫作亂、為禍百姓;

第三,做好城内防禦等一衆軍事事宜,清點可用的力量。

比如長安守衛軍、禁軍、各宗室府兵,還有不良人等等。對一切可以利用的人手加以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随着李世民一道道命令說完,慌亂的文武官員仿佛瞬間就有了主心骨。

雖然不是皇帝诏令,但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對李世民吩咐的命令就這樣點頭答應下來,并且立刻去辦了。

【皇帝跑了,城内大臣就會亂;大臣一亂,管理就亂了,然後長安城整個就亂了。當然不攻自破。】

【所以李隆基這厮才可恨啊,他管都不管直接跑了,導緻城内賊人攪得城内亂哄哄的。

崔光遠估計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手下将領估計也慌了,以為叛軍已經打進來了,幹脆擺爛,直接開城門。】

【說到底,主要責任還是李隆基!】

看到這裡,李世民在心裡又給這個該死的重孫多加了一筆賬。

這該死的不孝孫!

李世民心裡咬牙切齒半天,将百官遣散之後,私下拉住掌管禁軍的程千裡:

“程将軍,禁軍之中可有善于騎射之人?借我一千精兵。”

“殿下借兵要何用?

若是要出城迎敵,程某願為先鋒,為殿下和陛下效犬馬之勞!”

這時候,高适聽的左右眼皮直跳,趕緊進來,躬身抱拳後說道:

“殿下,陛下派您前來是為了借兵墊後,您若是直接沖鋒上前迎敵,日後該如何與陛下交代?”

殺了崔光遠也就罷了,還能找借口是便宜行事,但是您别把自己玩死啊。

這要玩脫了,不是死在叛軍手裡,就是死陛下手裡了,左右都不是人!

“啥?

殿下,您不是回來領兵迎敵,隻是回來借兵給陛下墊後的嗎?”

程千裡聽完整個人都愣了,見到李世民點頭,他腦袋瓜子都嗡嗡作響。

然而李世民卻不慌不亂,甚至臉上還有幾分笑意,拍了拍程千裡的肩膀讓他安心:

“正所謂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陛下賜予我便宜行事之權就是為此。

将軍莫要慌了手腳。我此時欲率府兵出城為斥候一探,程将軍可願與我一道?”

探敵情并不違反旨意,程千裡自然躍躍欲試。

高适聽完,卻依舊詭異的覺得哪裡不對勁,但是又說不上來。

見到建甯郡王殿下此時正在軍中挑選千裡馬,并且還在用弓箭試射,高适趕緊上前,狐疑地問道:

“殿下您真的隻是打算去探敵情?”

“自然,隻是看看而已,又不打緊。”

【真的隻是看看嘛?萬一看着看着,然後打起來了呢?】

【應該隻是探探情況吧?

畢竟隻有一千軍隊啥也不夠,我記得這個時候安祿山派了孫孝哲和兩萬軍士前來攻長安,一千人又打不過。】

原來才兩萬人。

李世民看到這裡甚至都放心了,他選好弓箭,披上重甲後立刻上馬:

“程将軍,高拾遺,随我出城!”

高适雖然覺得心裡不妥,但誰上船的時候就知道自己上的就是賊船呢?

他此時自然要遵從建甯郡王殿下的命令。于是,幾人打馬便領着這一千精于騎射的禁軍出城。

【不對呀,如果是做斥候打探敵情的話,用得了這麼多人嗎?

從來沒聽說過一千個人打探敵情的!這是生怕對方發現不了?】

【笑死,權謀大佬是不是沒打過仗啊?真就一點也不懂呗?】

【剛出場時,我給權謀大佬跪了;

現在:哦呵,該不會是個趙括吧?】

高适此時覺得很不妥,但是建甯郡王以前就精于騎射,不可能連這種常識都不知道。

因此,當他恭恭敬敬提出來不對之後,李世民意味深長地看他一眼:

“左拾遺說的極對。這樣,我觀此處地勢狹隘,且有樹林。

左拾遺就領着這一千軍士于山地高坡樹林處等候。我與程将軍前去探探再說。”

高适:???

“殿下,做斥候何須殿下親自前去,由臣與程将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